“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通常不太愿意过苦日子,这是习惯造成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就会被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从这里开始,他所有的生活都围绕学习展开。学习汉字、英语、数学,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上课、考试上。生活中很多情绪也离不开学习,考试考砸了,会意志消沉,升入理想的中学,就会受到鼓励。
在学生的意识里,现阶段只需要专心学习,不用考虑其他事情。父母的态度也是如此,只要孩子成绩好,脏活、累活全轮不到他们头上。父母日子过得再苦,咬咬牙也会继续坚持。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可孩子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有些孩子看得到父母的艰辛,在学生时代用成绩回报父母,走入社会后尽量努力工作,给父母提供好的生活。这个时代社会生存压力大,也许短时间内不能做到很好的反馈,至少从心底里要时刻牵挂这件事。
而有些人却完全形成了自我中心意识,想要学习,父母就必须有能力给他提供相应的教育。父母努力赚钱,孩子安心花钱,最后钱花了不少,别说是回报,学生时代的成绩也并没有匹配上父母投入的教育费。父母对这种情况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心底估计还是失望的吧。
患癌的父亲为女儿的一切“兴趣”买单
曾经听过一个叔叔的故事,叔叔两年前得肺癌死了。他的病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从发现到死亡,中间不过一个月时间。其实,这个叔叔一生过得都不太顺遂,第一任老婆脾气暴躁,两人吵架时,直接提起菜刀砍向叔叔,最后因为这事离了婚。第二任老婆比他小了几岁,两人相处还算相敬如宾,不过吵起架来也是摔盆摔碗的。
他们两人有个女儿,姑且叫她B吧。叔叔老婆生女儿的时候不太顺利,好不容易生下了女儿,对这个孩子一直非常宝贝。他们家里不算富裕,对她的吃穿用度却从来不含糊,加上B生性活泼,从小就受大人喜欢,叔叔也非常迁就孩子。
B的成绩不算好,不过爱好还挺多,今天想学舞蹈,明天想学跆拳道,家里人都会让她去学,不过她凡事也是三分钟热度,学点皮毛之后,就失去了兴趣。叔叔家的经济状况支撑她的兴趣并不容易,可是她从来没有表现出为父母考虑的样子,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到。
B读到高三时,面临升学的问题,她知道光凭自己的成绩没办法考上大学,于是对父母说想要参加艺术生考试。从普通班转入艺术班,花销突然增加,那段时间叔叔四处借钱,就是为了给她提供培训班学费。
她报考的是音乐,先是学声乐,然后学吉他,后来觉得没发展,又改学架子鼓,高三的准备时间其实很短,她把专业换来换去,可想而知,效果并不好。其实,了解她艺术细胞的人都知道,她唱歌一般,长相又不算出彩,考试的胜算并不大。艺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据说她有被学校录取。
后来高考结束,要报考学校时,她也是含含糊糊,只说自己考上了本科,因为不喜欢专业,选择了一个专科学校的语言专业。家里人从来没有干涉过她的选择,她要读哪些学校,都会给她提供学费。叔叔也挺无奈,家里也算举了外债吧,不过生活也就这样继续下去。
后来,B觉得专科学校没前途,读了半年就没读了。因为对化妆感兴趣,她报了一个化妆学校,希望以后成为化妆师。叔叔家依旧为她的兴趣买单,只是B还没有毕业,叔叔就得癌症过世了。
这种不当的“富养”,为何会造就如此结局?
家里很多长辈都说,叔叔病会这么快恶化,和B有很大关系,家里对她教育投入太大,却从来没有看到过成绩。第一次听到长辈的这种说法,只觉得心里一惊,怎么能把死亡怪罪在一个孩子身上呢?后来时常回想起这个问题,渐渐也感受到了其中一些道理。
其实,对于B这个人,肯定不能说她是坏人,她没有犯过任何错。而且她努力向上,培养兴趣爱好也好,想考上好学校也好,都在为此“努力”。叔叔也正是看到她的积极,就算借钱也要投入。
只不过她太过依赖外在物质的推动,可以说她现在能得到的技能都是用“钱”买来的。舞蹈、音乐,这些教育花费都不少,可是她收获的能力和这不成正比。她想要有所突破,从来没有试着从勉强自己开始,成绩不好,也没见她在学习上花过时间,想考大学,第一个想到的却是艺考的捷径。
对于没背景的普通人来说,一生都得依靠选择和努力才会有所改变。B努力了,也选择了,现在21岁的她在一家品牌化妆店当导购,生活平平淡淡,未来也许可期。
其实,会出现这种“父母尚在苟且,孩子却花钱如流水”的情况,与大多数家长对于“富养”的错误理解脱不开干系,那么,这种富养到底错在哪里呢?
人们对“富养”存在的误区
1、对孩子无原则宠溺就是富养
教育界一句很出名的话叫做“穷养儿子富养女”,被不少人当作金科玉律严格执行,将女儿捧在手心里,对待男孩则相对随意一些。但他们大多错误理解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以为所谓的富养,就是满足孩子一切能实现的要求。
人的欲望是无法填满的,如果所求之物一直都能成功获得,日后的要求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有些家长对孩子无原则宠溺,除了天上的星星摘不下来之外,能支付得起的就全给孩子,只会让孩子逐渐迷失自我。
2、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完打算
有些家长比较强势,会把孩子的一切,大到人生方向、小到裙子长短,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孩子根本无需操心。也有的家长过分“慈爱”,凡是费心力的事情,统统都一手包揽,想让孩子完全“无后顾之忧”。
其实,孩子未必会对此感到感激,时间一长,反倒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了。现在父母尚在苟且,为了省钱自己受苦,孩子收入不高伸手问家里要钱,在外面大手大脚的例子不少。不仅是因为社会浮躁,更多的还是父母的“默认”。
3、不注重心灵上的教育,反倒在物质上费尽心力
富养的根本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态,有些人即使身穿名牌,但举止谈吐表现出的素质,却远远不在一个层次,这样内心贫乏的人,能说是“富养”长大的吗?
而有些人虽然出身寒门,但思想层次和格局早已脱离了曾经的阶层,这与父母的教育方式脱不开干系。也许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傍身,但长大后内心富足,一样能出人头地。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可以理解,只是不要过分投入付出,适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易,生活不易,就算得上成功了。“富养”孩子很重要,物质岁是基础,但培养精神品格才是根本道理。作为一个人,拥有独立意识和健全人格,才是在世间行走最强有力的底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