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七
一、在小品界,赵本山并不是无敌的存在。
年,赵本山正式退出春晚舞台,至今已经有了七年时间。
当时老赵的初心是给年轻人机会,让更多的后起之秀在春晚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从而把中国喜剧发扬光大。
如今看来,赵本山的退出,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这些年来,春晚的舞台上,确实有几位优秀的喜剧人,比如沈腾、贾玲、宋小宝、岳云鹏等人,但是都没能达到赵本山当年的高度。
这不是年轻的演员不行,而是赵本山太猛了。
不说现在年轻一代了,就连老一代喜剧演员,能和赵本山匹敌的人,都屈指可数,陈佩斯算是一个。
可惜后来因为某种原因,退出了舞台,这才让赵本山成了无冕之王。
除了陈佩斯之外,在那个年代还有无数喜剧人才,比如郭冬临、郭达、潘长江等等,但是和赵本山相比,都差了那么一丝意思。
自从年开始,赵本山基本上包揽了春晚小品项目的一等奖,他是当之无愧的“小品王”。
有相当一部分人看春晚,为的就是看赵本山的小品,可见他是有多么的受欢迎,毫不谦虚地说,没有哪个喜剧演员能有这样的魅力。
当然,凡事也没有绝对的。
当年,还真有一个喜剧演员能够和赵本山媲美,他独特的喜剧表演,让无数人喜欢上了他,为他痴狂。
早在年,他的表演就红遍了全国,甚至还受邀去香港参加演出,并在香港引起了轰动,并获得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94新人奖”。
他是喜剧人洛桑,一个天赋异禀的喜剧天才。
二、出生在藏族高原的喜剧天才
洛桑,原名洛桑·尼玛。
年9月9日,洛桑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他是一个标准的混血儿。
父亲藏族,母亲汉族。
除了洛桑·尼玛这个藏族名字之外,他还有一个叫杨洪的汉族名字,这个名字在郭德纲的书中有过记载。
洛桑血液中继承了藏族能歌善舞的基因,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非同一般的艺术天赋,唱歌跳舞无所不精。
父母也愿意培养这个儿子在艺术方面的才能,而洛桑也十分争气。
13岁那年,洛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中央民族学院,当年康定市仅有两个录取名额,可见洛桑有多厉害了。
这在当地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件,直接惊动了十里八乡的老乡们。
看到儿子成才了,洛桑父母也十分欣慰。
毫不吝啬钱财,直接把儿子送到学校里深造,这样的父母真的十分让人敬重。
到了学校以后,洛桑开始正儿八经地学习歌舞,这为他后来独特的舞台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远离家乡的洛桑很懂事,也非常刻苦。
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了五年之后,他顺利从学校毕业,并被分到了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专职成为了一名舞蹈演员。
18岁左右的洛桑,身体开始迎来了一段飞速的发育期。
身体如同吹起的气球一般,肉眼可见地鼓了起来,这对一般人来说没啥,但是对舞蹈演员来说可就要命了。
后来文工团索性不让他登台演出,把他调去了说唱团,担任幕后工作。
说白了也就是一打杂了,没事搬搬道具什么的,这让洛桑一度十分郁闷,不过由此他也和郭德纲有了一段缘分。
三、洛桑和郭德纲之间的缘分
郭德纲比洛桑还小5岁,两人相识的时候,郭德纲还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
当时他正在说唱团当临时工。
某天,郭德纲正和陶大为一起检场,就看说唱团的负责人,领了一个大胖小子进来,白白胖胖的甚是可喜。
负责人告诉郭德纲王陶大为:这是杨洪,以后跟你们一起负责检场。
这个杨洪就是洛桑,被安排负责看管一把当背景的大扇子,郭德纲则负责拉大幕,两人搭配得非常和谐。
再加上二人都十分爱闹,自然相处得十分愉快。
后来郭德纲成名以后,还特意在《我叫郭德纲》中,提过杨洪这个人,按照郭德纲的话来说,两人好到可以穿一条裤子。
两人经常一起逛街,洛桑会叽里咕噜的学日本人说话。
这时候郭德纲就站在一边,像模像样地给他做翻译,整的路人一愣一愣的,等到走远以后,两人相视哈哈哈大笑。
这段插曲,给二人艰难的岁月,留下了难忘的快乐。
在郭德纲从文工团离开以后,还特意带着洛桑回天津小住了一段时间,可见两个人的关系有多么要好。
洛桑哪点都好,唯独一点,嗜酒如命,微薄的工资,甚至还不够他的酒钱,这点让老郭自叹弗如。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洛桑比郭德纲还穷。
当年他回家的时候,没有路费,郭德纲也没钱,但是为了好哥们,还是凑了块钱把他送上了火车。
但是他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四、拜师博林
从家中回到北京以后,洛桑继续回到文工团上班,继续过着捧着铁饭碗,醉生梦死的日子,眼看着他的人生就此荒废了。
一个男人出现了,他就是著名相声演员尹博林。
这个名字可能少有人知,但是这个人在行业内,绝对是一个腕儿,出生于文艺世家的他,在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登台演出了。
吹、拉、弹、唱无所不精,是一个标准的老艺术家。
年,尹博林被调入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在这里他与洛桑相识,他发现这个爱喝酒的胖小子,模仿能力特别强。
简直是模仿谁就像谁。
看到这里,博林觉得洛桑就这样在团里太浪费了,在待几年这个才华横溢的小伙子,就彻底废掉了。
思前想后,博林决定找洛桑谈一谈。
而洛桑也不是那种胸无大志的人,否则他也不可能考入中央民族学院,他也一直在等一个出头的机会。
洛桑就像是一匹被遗弃的千里马,苦苦守在槽边。
博林恰好就是一个伯乐,无意间发现了他的才能,两人可以说一拍即合,谈论得非常愉快,最终博林决定收洛桑为徒。
结果博林发现洛桑的天赋非常高,可以说一点就通。
博林一教,洛桑就学会了,在这一教一学的过程中,两人还发生了不少趣事,博林灵机一动,索性就把教学的过程搬上舞台。
博林绝对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将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五、声誉全国
经过一番准备,两人终于确定了表演风格,并且尝试登台演出。
观众们的反响还不错,这也让博林和洛桑对自己的表演有了信心,并且决定登上更大的舞台去演出。
年,在中央电视台曲苑杂谈栏目《正月正》晚会中,由博林和洛桑师徒二人组合表演的《洛桑学艺》系列相声播出了。
《洛桑学艺》以洛桑真实的学艺经历为基础,并加以艺术创作,由《学相声》、《学音乐》、《学唱歌》、《学跳舞》等多个单元构成。
洛桑模仿的才华,在这个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可以惟妙惟肖的学赵本山,也可以用口技表演大号、小号、架子鼓,他憨态可掬的身姿,俏皮的话语,再加上神一般的模仿,简直让观众爱死他了。
洛桑在节目中的光芒,完全盖过了自己的师父,博林也心甘情愿地为爱徒担任绿叶。
节目播出以后,师徒二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遍了全国,还火到了海峡另一端的香港,邀请他们去参加了香港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的国庆晚会。
博林和洛桑的表演同样轰动了香港。
看过他们表演的观众都知道,两人的表演风格另辟蹊径,在传统文化中又夹杂了时下最流行的东西,这样的表演不火才怪。
洛桑和博林在年,还被誉为94年最红的笑星之一。
六、坏毛病成了大遗憾
洛桑红了,也有钱了,孝顺的他还把父母接到了北京。
不过那时候的洛桑太忙了,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只能通过物质的方式来补偿自己的父母。
他给了父母最好的物质条件,自己去外面打拼。
可惜,博林发掘了洛桑的才华,教会了他“说、学、逗、唱”,却唯独没有教会他戒酒,以及遵纪守法。
这也成了博林永远的遗憾。
年,洛桑正当红,刚刚27岁的他成了全国最炽手可热的笑星,很多人都拿他和赵本山比,觉得洛桑的成就很有可能超越赵本山。
然而悲剧发生了。
10月2日,洛桑的行程依旧匆忙,刚和父母吃完饭,又接到了一个饭局的邀约。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尽管自己已经吃过饭了,洛桑还是驾车前往,在这个宴席上,觥筹交错宾主尽欢,气氛十分不错。
在宴会上还有一个国际友人,洛桑就忍不住问对方听没听过自己的名字。
结果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这让飘飘然的洛桑很是郁闷,忍不住多喝了几杯,酒后又驾车离开了。
那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忙碌了一天的洛桑已经很疲惫,在加上多喝了两杯,腰间的BB机还一直响个不停......
在车行驶到西三环的时候,洛桑毫无准备地撞在了一个爆胎停在路上的大货车上。
随医院,但是他受伤太严重了,医生怎么努力都无力回天,一代笑星就此陨落,实在是可惜。
七、活着的人最痛苦
三毛在荷西去世的时候,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留在人间的人最痛苦。
这句话,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包括洛桑的父母,以及他的师父博林,洛桑的音容笑貌尤在眼前,可惜他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洛桑去世以后,他的父母搬回了康定老家。
为了让儿子离自己更近一些,他们把儿子埋葬在了四川的青城山,这里风景优美,洛桑在此长眠,定会开心。
每年洛桑的忌日,他的父母都非常痛苦,甚至不敢回忆儿子的过去。
洛桑的离开,对博林的打击非常大,几年的日夜相伴,两人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既是师徒,也是知己。
洛桑离开以后,博林也开始沉寂了下去。
不知道是不是害怕回忆,在也没听过博林收徒的消息,火爆一时的《洛桑学艺》也就此结束,成了粉丝们永远的遗憾。
如果洛桑还活着,今年他已经52岁了。
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未必真的就次于赵本山,甚至在某些方面他比赵本山还要强。
如今这个时代,需要更加饱满而又丰富的表现形式,像是以前那种单纯的喜剧表演形式,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行不通了。
这是时代的悲哀。
这也是为啥这两年,贾玲、沈腾、宋小宝等人频繁登上大荧幕的原因,特别是小品这种喜剧表演形式,注定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就连陈佩斯都忍不住感叹,这是历史趋势。
洛桑如果还活着,凭借他独树一帜的表演方式,或许真的能够给喜剧界带来一些不一样的颜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