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架子鼓行业的不断繁荣,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自己的孩子学习架子鼓。然而,大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就万事大吉,当“甩手掌柜”,其实家长在架子鼓的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有时候比老师还要重要!
家长不要认为“我不懂架子鼓,我讲的话孩子不听”。
在孩子的练鼓过程中,关于技术层面,因为老师更加专业,对于技术动作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会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指导,家长可以不用进行指导批评。
家长要做的只是对孩子的练习进行简单的评价,比如:当孩子练完鼓以后,家长可以适当夸奖“刚才这一遍打的不错”“刚刚练得明显比之前连贯的多”等等。
因为家长和孩子每天都在一起相处,从听觉上来说,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其实只要专心致志地练鼓,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孩子每一天都是在进步的,只是家长通常不容易发现。
家长始终不要说“不认真练就不要学了”。
孩子在学鼓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事情影响孩子的专注力,比如比起学习架子鼓,孩子可能更想去看电视、玩手机。但是孩子还能坚持按时去上架子鼓课程,风雨无阻,说明孩子依然喜欢学习架子鼓,只是少了些自觉。
在这种时候,家长如果和孩子说“不认真练习就不要学了”,那孩子可能会理解为“当我不想学鼓或者学鼓的过程中有问题的时候,我只要不好好练,我就可以不用去学鼓了”。
要想让孩子长期对架子鼓保持着百分百的热情,需要的是家长不断的鼓励和永不放弃的信念。
家长要注重学鼓过程中正面情绪的积累,尽量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
在孩子学鼓的道路上,孩子能走多远,走多宽,取决于在学鼓的时候积累了多少正能量。这种正能量通常来自三个方面:孩子的进步、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以及外界的肯定。尤其是后面两项,对孩子学鼓的影响非常大。当孩子在练鼓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不要太急于求成,家长和老师的急躁会直接影响孩子练鼓的进度。
适当参加演出或者架子鼓比赛,专业一点权威一点的像“中国好鼓手”这种类型的比赛,都有利于提高孩子学鼓的自信心,当孩子结束表演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带头给予热烈的掌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