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和石先生参加他们公司的摄影采风活动。
据说还有一位殿堂级摄影大师专门给大家现场指导。作为摄影爱好者,非常期待能得到大师的指点。
可去了之后,大家几乎都身穿专业摄影马甲,拿着专业单反,摆着标准的拍摄姿势拍照,看上去个个都像大师。
由于森林公园很大,人也非常多,大师一时寻不得,我俩只好自己先拍着练练手。
石先生对自己的人像摄影一直都颇为自信,但那天我怎么看都觉得他把我拍丑了,强烈要求重拍。
可拍来拍去还是不那么理想,不是把我拍的太胖,就是把我拍的脸太黑,要不就是构图奇怪。
石先生俨然被我折腾得没了拍照的灵感。恰巧这时,身旁走来一位带着棒球棒、拿着单反的老者,石先生主动上前请他帮我来拍照。
被一位从未谋面的陌生人拍照,我明显表现得很拘谨,表情也有些僵硬,如果拍游客到此一游的剪刀手造型还可以,可是要摆出艺术感的pose却有些难度。
这位老者对我说,不用刻意摆造型,随心自然就好,他会在不经意间抓拍的。说着让我把脖子上的围巾摘下来披在身上。
“戴在头上吧,天儿冷。”石先生捂着肚子憋着声笑。
一种村姑的既视感在我眼前浮现,臃肿的大衣,随意的慢跑鞋,还有顶着一头花的围巾,再配上秋天枯黄的落叶,怎一个土字了得。
我没好气地对石先生说:“我才不戴头上呢,太土了。”他立马收敛了笑容,换做在一旁偷笑。
没想到给我拍照的老者倒是被提醒了,说道:“对,戴在头上也挺好啊。”
我面露难色,向老者请求:“可以不戴吗?”老者却说:“你先别急着否定,我拍几组给你看就知道了。”
当我看到拍出来的效果,立刻对面前的老者路转粉,拍摄水平简直是大师风范。
他把我一脸不情愿戴围巾的动作拍出了羞涩的感觉,把我本以为土掉渣的画面感拍出高大上的大片感。
正当我一脸崇拜的时候,老者突然对我说:“要想婚姻幸福,就不要控制欲太强。”
我?控制欲强?我竟无言以对,第一次被这么评价,整个人有点懵。
老者继续说:“刚才让你戴围巾时,你的反应出卖了你。在生活中,也许你总是希望别人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一旦不如意,你就受不了。可婚姻是双方的,要互相迁就才行。”
走时,这位老者还意味深长地拍了拍石先生的肩膀,暗语像是“你多保重”之类的,搞得我无比尴尬。
到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我俩一直寻觅的摄影大师。
02
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个控制欲强的人,但其实只是自我感觉良好。
我上网查了有关控制欲强的特点:
1、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2、经常寻找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
3、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出气筒;
4、将自己的价值观等同于对方;
5、常替对方进行规划或安排;
6、总是否定对方;
7、强迫对方或孩子按自己的期望去做;
8、总是用声音压倒对方;
9、不尊重别人的意见;
10、总是表现出强势的一面。
看到这些特点,不禁后背发麻。
爱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控制一个人,有多可怕?
原本两个泾渭分明的人,慢慢变得不分你我,最后变得毫无界限,互不尊重,有多可怕?
控制欲源自内心的无界限感,很多家庭的矛盾也源于此。
觉得都是两口子了,还分什么你我。
你是我的孩子,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
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这些想法或行为的出现,预示着家庭的危机。
03
之前的一位同事,非常宠爱自己的儿子。但却和孩子的关系一度紧张。
一次公司聚餐,这位同事也在。那天正逢过节,菜品上得非常慢,只能是一道一道的上,直到最后汤才端上来。
这位同事喝了一碗汤,赞不绝口,也给儿子盛了一碗。
她儿子摇头说不爱喝汤。这位同事却说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喝汤补钙,让儿子喝了。
儿子再度拒绝说自己已经吃饱。同事仍不厌其烦地劝儿子。儿子愤然离席,留下同事一脸的尴尬。
这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其实是控制欲大当其道。
后来一次在商场碰到她,她说准备领着儿子报名学钢琴,儿子却一脸不开心。
她说儿子想学架子鼓,她嫌架子鼓太吵,将来没前途,不如学钢琴有发展空间。可一边的儿子却阴沉着脸,听到我们的对话,大声冲着她妈妈说“我不学钢琴!”
当我问到为什么不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他有兴趣的学起来也有动力。
同事跟我使个眼色,把我拉到一边说:“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学钢琴,只是当时没条件,现在好不容易有条件了,我得让我儿子帮我实现啊……其实是为他好啊。”
控制欲强的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行跨入孩子的界限,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位同事一度沉浸在自己铺排的幸福中,浑然不知亲子关系已经出现了危机。
这种缺乏界限感的教育,势必会导致孩子不受控制、叛逆的心理,最终在这充满控制的枷锁里苦苦挣扎,影响到母子的感情。
刘墉在《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中说:“完美与破碎,没有一定的界限,全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完美与破碎,就在一念之间,当控制欲来袭,你自以为的完美世界其实正面临着瓦解。
04
我的一位女性读者,是上海某外企的高管,个性要强,但却是典型的经济独立精神不独立。
前几天给我留言说,自己是喜老公之所喜,悲老公之所悲,对老公全心全意的付出,但却并没有得到老公更多的爱护和体贴。
她老公反而说让她不要对他那么好,他承受不起。她心里万分委屈吐不出,只好让我出出主意。
跟她聊了很久,发现他们之间的原因是爱得太满,且充满了极强的控制欲。
她让老公洗完澡必须把浴室鞋子摆放在原位;
每次沟通她总是脾气大发,要么就是大声哭诉;
她老公让她跳槽换更高薪的工作,自己却安于现状;
……
他们俩都很爱对方,但也更爱控制对方。在生活中,她希望老公能按她的习惯做事,在工作中,她老公希望她像个男人,所向披靡,还要随时找机会跳槽。
廖一梅说:“人对他人的需求越少,就会活得越自如越安详。没有人,哪怕他愿意,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唯一的办法就是令自己的需要适可而止。”
我们总以爱的名义到处施威,以爱的口号处处伤人。
这种所谓的爱,不过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表面上是爱,实则是控制。到最后伤害的往往是自己的幸福。
刘若英说:“再好的关系也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因为宽松而舒适,因为自由而独立,因为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而爱得更深。”
爱是尊重,不是强势,爱是成全,不是控制。因为爱,才要更加尊重对方的习惯,才要给对方足够的自由空间。
记得《半糖主义》有句歌词,爱的秘诀就是要保持刚刚好的距离。
因为爱来之不易,所以才要留出空隙供彼此呼吸。爱不用形影不离,保持距离才不会腻。
别让你的控制欲偷走你的幸福。用强势内心换取半世温柔,留给余生慢慢享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