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由人口专家发表的中国生育报告,是版的,里面的数据显示,生育一个孩子,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再到孩子大学本科毕业,平均的花费是62.7万。当然,这是全国平均,地域和城乡有差距,总体来说是城镇成本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报告里也有各地和城镇、农村的数据。
这个生育成本报告里提到的62.7万,是从怀孕开始算的,生育成本,包括生和育,生就是怀孕期间和生孩子的费用,到孩子出生就结束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头是育,包括养育、教育,教育包括小学到大学本科四年,如果孩子再读硕士、博士,那可能更多,如果孩子不上大学,费用可能会降低。
阅读这份生育报告,有几组数据我比较感兴趣。
一是生育成本中教育成本支出最高。
生育成本报告中的费用数据,是根据统计局发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来估算的,也就是一个家庭总共支出多少,其中生孩子、养孩子需要花多少。
报告中提到的一些调查,比如,在中小学生家长中开展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城市家庭每年花在子女教育上的费用,占家庭总收入的30.1%,就是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都用在孩子的教育上了,是教育,不是孩子的所有花费,不包括孩子的生活用品、保险费用等。
北京大学的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孩子的养育成本占家庭收入的近一半。
我们信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也都不惜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中国父母更是如此。
从几个月的早教班,到幼儿园时期的各种兴趣班,还没有上学,在孩子的培养上就已经花费不菲了。普通家庭也会给孩子报舞蹈、美术、游泳、打球、棋类等;条件好的还会学钢琴、滑冰、高尔夫等,会让孩子考级、参加竞赛等。
从小还要英语启蒙、数学启蒙,培养阅读等。上了学还有各种辅导班。
反正孩子就是妥妥的“吞金兽”
二是多孩家庭平均到每个身上就会摊薄生育成本。
比如城镇家庭如果生育一个孩子,0-17岁的养育成本是63.1万,如果是两个孩子,每个孩子0-17岁的平均养育成本就是49.7万,而三个孩子的话,平均就是37.7万。
三孩比一孩平均能少26万。
这个很好理解,玩具、书本婴儿床等婴儿用品,包括给孩子准备的乐器,布置的房间等,老大用了老二还能用,老三还能接着用,开车带孩子出去玩,一个孩子和三个孩子的交通费用差不多。
有句俗话说是“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
一个孩子的家庭,孩子用过的东西,只能送人或扔掉,有些人会转闲置,但旧东西也卖不上价格,只能说比扔了强一些。
我家嘟嘟用过的婴儿车、婴儿床、围栏等,都送人了,朋友家两个孩子的,就能重复利用。
不过,孩子多了总费用还是多的。
三是全球对比中国生育成本偏高。
报告选取了亚洲、欧洲、澳洲共14个国家的数据,对比不同国家把一个孩子养到18岁花费的成本和人均GDP,发现中国养一个孩子到18岁的费用,是人均GDP的6.9倍,而最低的澳大利亚是2.08倍,新加坡是2.1倍,我们的邻居日本是4.26倍,最高的韩国是7.79倍,我国的养育成本仅次于韩国,比列表中韩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都高。
这也就是人们感觉养孩子压力大的原因。
其实,养孩子除了花钞票,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养育者还要付出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在没有老人帮忙的家庭,很多家庭会选择夫妻有一方在家全职带孩子,多数是妈妈,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女性选择回家全职带娃,或者把孩子带到上幼儿园或小学再出去找工作或创业,而带孩子这几年,就失去了职业发展的机会,再进入职场就会更加困难。
现在也有一些爸爸选择全职带娃,虽然是少数,爸爸全职带娃,也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媒体曾报道过一个爸爸全职在家,最后的结果是离婚了。
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全职爸爸,对养育孩子付出的,不仅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个人发展受影响的成本。
相比于过去,现在养育孩子的成本确实越来越高,竞争越激烈,人们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重视就要投入。
当然,在养育孩子的投入上,丰俭由人,可以多也可以少,而且,养育孩子,也不能单计算成本,养育过程中收获的温暖和亲情,也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我没有算过嘟嘟从出生到现在花了多少,简单回顾一下,一岁前主要花费是奶粉、纸尿裤等,大头是保姆费,产假结束后请了一位保姆,给保姆的工资差不多占到我工资的三分之二。
后来保姆辞职后,没有找到合适的保姆,一岁多开始上全天的托班,费用比保姆工资也不低,三岁到现在是上幼儿园,除了幼儿园学费,还报过轮滑课、英语启蒙课,架子鼓课、体适能课,还报过半年的口才课。
平时的玩具、零食、书,节假日出去玩等,虽然每次花得不多,但积累下来也不少。
为了掌握家庭支出情况,也曾记过账,孩子身上的各种花费算下来,大概能占到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你算过自己家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到养到现在,总计花费能有多少吗?如果准备让孩子上到本科毕业,还需要给孩子准备多少养育费用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