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从0开始组一支乐队到发专辑演出,需要花多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2/10/8

《乐队的夏天》已经播出两季了,越来越多的独立乐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巡演的票价也开始水涨船高,不少乐迷因此燃起了学乐器的劲头,但是真正抄起乐器嚷嚷着组乐队的人并不多。

纽比特架子鼓加盟

组乐队不像民谣音乐人那样,一把木吉他就可以为自己伴奏;也不像玩嘻哈,把beat装进U盘就能去演出,就算不会编曲,大把的freebeat也可供享用。

你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乐器,找到几个玩得来的伙伴一起磨合,然后还要找可供排练的场地,找演出的机会……既花时间又烧钱,还要面对人员流动的风险,组一支乐队不容易,但把它搞没是真的简单。纽比特架子鼓加盟

拿我自己来说,大四那年算第一次正式接触独立音乐,直到研究生毕业才组建了自己的乐队,期间乐队成员还换过两拨,也曾因为没有演出机会而差点解散,一路酸甜苦辣,好在我一直没放弃。现在的我有了自己的原创专辑,最近和乐队也开始忙演出的事。

作为一支新晋乐队的主唱,今天我就把自己这一路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从零开始组一支乐队,都要投入多少精力和金钱?我又是怎样一步步坚持到今天的?

我的乐队启蒙——“烧火棍”

要说最早开始接触音乐,应该就是听周王林陶的歌了,那时候虽然也听乐队,花儿、五月天、Beyond、林肯公园,但是最多也就觉得他们的歌挺好听,对乐队是没有任何概念的。

因为觉得弹吉他的男生挺酷,所以小学毕业之后我心血来潮去学了一个月的木吉他。妈妈给我买了一把练习琴,不到块,放今天来看,简直是烧火棍中的极品,可当时身边也没人懂这个,所以即便它弦距高的能晾衣服了,但在我心里它就是最好的!

吉他老师是上大课,一次教几十个人。一个月下来,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摁不响和弦,怎么换弦调音也完全不清楚。我可能还算是有天赋,因为我居然用我那把极品烧火棍把大横按按响了,简直就是人生的高光时刻!现在想起来我都非常纳闷当时是怎么按响的.....

这就是我仅有的学习乐器的经历。

上初中之后,我开始试着自己写歌,也没用吉他,就纯靠瞎哼...没事的时候也会去网上找谱弹弹看,不过很随意,弹不下来就算了,一点都不难为自己。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用的第一把木吉他好一点的话,会不会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好在国内的吉他产业在慢慢变好,现在的初学者用的木吉他要好得多了。

直到大四的时候我才广泛地听独立音乐,接触了很多乐队,也第一次知道有livehouse的存在。

我在livehouse看的第一个乐队是台湾的先知玛莉,这种现场近距离观看带来的冲击力,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让我很直接的感受到了乐队的魅力,也正是因为先知玛丽,让我第一次萌生了组乐队的念头。

和先知玛莉同台,某年演出他们cue乐迷上台一起

独立音乐人草创时期

尽管有了组乐队的想法,但并没有立马去实践,因为自己即将离开所在的城市去济南读研。结果来到济南之后,还是没有将想法付诸行动。

那时济南的演出很少,已经是当红炸子鸡的李荣浩竟然因为票房不给力取消了演出,本地的音乐氛围就更可想而知。虽然有葬尸湖这样很厉害的乐队,但也是极少数。所以我知道这不会是一个我要久留的城市,我也不想随便玩玩,到了毕业就解散了,感觉挺没劲的。

纽比特架子鼓加盟

所以这个阶段我基本还是自己玩。

不过,乐队音乐也开始渐渐影响我的创作风格,我开始更多地研究编曲,扒歌,没事就看看讲乐理的视频,最常看的是台湾的一位编曲人官大为的好和弦栏目,讲得相当不错。

这时候我自己Demo的编曲里,吉他的成分也变多了,就想要添置一些设备。读研期间,我们每个月会有0块的补助,家里也会补贴,所以在钱这方面还算宽松。我首先买了一把Saga的木吉他,赶上做活动花了块,六期免息。

虽然是国产牌子,但作为入门琴来说还是挺不错的,尤其对我这种常年使用极品烧火棍的铁手来说,拿到之后感觉按起来简直像德芙巧克力一样丝滑!

之后又花了块收了一张二手的USB声卡,40块钱买了一个盗版的SM57话筒(罪过罪过),用这几样东西做Demo。

研二的时候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把电吉他,是朋友推荐我的Tokai(东海)公司出的Stratocaster。这是一个日本的老牌子,早期以防制Gibson和Fender的经典型号著称,做工很好。这把琴花了3元,是用当时刚发下来的奖学金买的,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有一点贵,但咬咬牙也就买下来了。

琴刚买回来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音箱跟效果器的知识,直接怼到了声卡上,结果声音出来又干又瘪,和我熟悉的电吉他音色完全不一样,差点还以为买到了假琴。

后来朋友告我我才知道这是因为电吉他的频段比较特殊,自身产生的信号也很微弱,是不适合用全频设备播放的,需要吉他音箱来把它的信号放大。又过了一个月,在他的建议下,我买了YAMAHA的THR10(分三期免息),是一个晶体管数字音箱。

THR10是一个很神奇的音箱,它将一个数字音箱能有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模拟了不同种类吉他音箱的音色,还有供贝斯、木吉他、键盘使用的模式,也能当作全频音箱听音乐用。除此之外,它还内置了很多效果器的模块,还自带声卡,可以直接录音。

作为一个入门级的练习音箱来说,它很方便携带,也非常好用,不用音量开很大就有蛮不错的效果。不过这款音箱只适合单纯使用,搭配效果器使用反而会让它的声音变得很怪。

我的第一块效果器是一颗小综合,VOX的StompIIG,也是人生我最宝贵的一块,因为是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婆送我的生日礼物,至今它还放在我家里。

虽然调节还是有点复杂,但性价比还是高的。不过对我来说,它非常有纪念意义,也为我打开了效果器的大门。

研究生时期的设备,左边的tele是借的

效果器是个跳不出来的坑

玩了一阵VOX的小综合,我一直在用它的预设效果,真的不怎么会调,实不相瞒,那时候我甚至都不知道效果器是可以调的!

此前我使用过盗版的软件效果器,也是一直用预设……在听闻了效果器大户BOSS的大名之后,我花在的时候买了BOSS的综合效果器GT1,分三期免息。

其实对于新手来说,综合效果器应该更适合入门,但那时候我也没好好研究,结果这两块都没有玩明白。然后我在论坛和贴吧看到无数的人说:单块比综合好。

于是我就信了,毫不犹豫地奔向了单块的怀抱。就像女孩子看口红测评时的心情一样,没有最喜欢,只有更喜欢,没有最合适,只有更合适,永远没够。

纽比特架子鼓加盟

每一个刚入摇滚坑的热血青年,无不迷醉于饱满的吉他失真音色,我也不例外,所以上来就去买增益类的单块。但是THR10又不适合做单块平台,于是我就直通声卡录音,结果出来的音色非常惨不忍睹,无比刺耳……

单块虽好,但也依赖平台,要么是音箱,要么是音箱模拟。在直接接声卡录音的时候,如果没有音箱模拟效果器,录出来的声音非常灾难。而众多综合效果器的卖点就是音箱模拟,当然也有专门做音箱模拟的单块效果器。紧接着我了解到,关于箱体模拟已经发展出了IR技术,声音也更好,而GT1的音箱模拟还是采用建模的方式。所以在用了半年之后,我把GT1出掉了,卖给了一个实验音乐爱好者,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在用。

之后我买了国产品牌MOOER的GE,元,十二期免息。一个月才一百多块,那岂不是跟没花钱一样?(不)

这是一款采用了IR技术的综合效果器,也是它主推的卖点。虽然多数观点认为MOOER的效果器更适合高增益的风格,不过我觉得这款效果器还不错,对效果器的链路跟调节方式都能建立一定的认知。我用GE录了很多Demo和一首正式发行单曲,一直用了九个多月,还是想要更好的音色,就出掉了。

到了工作以后,又尝试了Atomic的Ampli-firebox,块收的二手,这也是一款综合效果器。Atomic是较早运用IR技术的效果器公司,这款效果器虽然尺寸很小,但是音色挺不错,而且还有平衡输出的接口。

不过最后我还是出掉了它,因为它要用电脑才能调节音色,而脱离了电脑,你只有两个音色可以切换,除了音箱模拟的参数之外,其他效果器的参数都不能动,实在是太麻烦了。

最后我终于找到了心水的一款综合,Line6的HXStomp,元。这个价格比起之前的效果器要贵得多,但毕竟贵有贵的道理。

它调节起来很方便,音色也很好,还有很多不一样的玩法,都非常新鲜。而且它的尺寸也蛮小,可以塞进琴包里。这款效果器的市场占有率也蛮高,前面曾提到过影响我很大的先知玛莉的吉他手和贝斯手都在使用这款效果器,落日飞车的主唱国国也在用这块。

反正就是,怎么看怎么好。

可以看出,找到一块适合自己的效果器,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回过头来想,这些付出也是值得的,在这个过程里也学到了蛮多东西。也花了不少钱

但是也不得不说,效果器真的是个坑。即便买到了心仪的综效,还是有很多单块用它们独特的声音吸引着你,让你又跳进坑里面……毕竟我们可能没法一下子支付一把新的乐器,但却可以付得起一块效果器。然后你就会发现,买这些块的钱也足以买一把好琴了……都是泪啊。

研究生时期用到的效果器

现在在家里会使用的效果器矩阵,左上角是HXStomp,出门只带这一块。

组乐队,排练,演出

正式开始组建乐队是一年前,我毕业以后来到了杭州工作。选择杭州一是因为我自身的专业在这里机会比较多,二是因为演出还挺多的,感觉也算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热门城市。城市整体的氛围也不错,虽然有一定的压力,但也不像一线城市那样压力太大。

我在豆瓣的组乐队小组里发了贴,很快就找到了鼓手。他打鼓十年,从北京来到杭州,因为觉得北京乐队很多,想要出头很难。第二天,键盘手和贝斯手也找到了;吉他手是最后加入的,但也没花多少时间。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找排练的地方了,找排练室这个事情,我觉得我们乐队还真的挺有发言权的。一开始的时候,我住在上城,键盘手住在萧山,吉他手和贝斯手住的比较近,都在拱墅,鼓手也住在拱墅,但是拱墅挺大的,离得也都不近。我们需要找一个相对中间的位置排练,但也不可能完全中间,总有人路要远一点。

纽比特架子鼓加盟

虽然也曾想过租一个地方当长期的排练室,然而在兼职做乐队的情况下,我时常保持着朝九晚九的节奏,周六也很难说会不会加班。所以我们基本上一星期只有周末排一次,并且还要考虑设备的问题,长租并不是那么划算。

但是找排练室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杭州是一个演出氛围不错的城市,但这里其实只是外来的演出比较多,虽然也有几支闯出名声的本地乐队,但是独立乐队的氛围并不算很浓厚。这种氛围的主要表现就是排练室的紧缺,因为周末是最抢手的时间段,有时候我们还要和别的乐队抢时间,提前很久就开始预约。

有一次,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我们竟然和另一支乐队撞到同一个时间,最后也只好把时间分成一人一半。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也难免碰上不可抗力——比如设备要租赁出去,或者工作人员要出差、放假,这个时候就更麻烦了。

而就在这么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一年之内就排倒了四个排练室。

不得不说,这四个排练室的价格真的还挺良心的,前三个分别是每小时80、40、50,最后一个是会员制的,交块钱会费随便排。

还记得我们在其中一个排练室排练的时候,每天只要一出声楼上就有人拿着喇叭喊,说我们排练室扰民,无证无资质之类的……

不管是因为赚不到钱还是被投诉,这四个排练室要么就歇业了,要么就搬走了。第一个排练室换了一个地方重开了,每小时费用变成了,生意也还可以,但最近似乎也在抱怨没人来排练;会员制的那个则几乎都要搬出杭州了,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地方也很奇怪,像是在KTV包厢里排练。

在折腾过这四个场地之后,我们找到江干区的一个录音棚排练,每小时块,一次会排两个小时,每周开销在块左右。重点是这个地方和大家的距离都还可以,设备也很不错,可以说性价比很高了,当时看着这间排练房,脑子里已经开始浮现着大家伙排练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期待!

然而就在一切刚稳定下来的时候,我们的鼓手决定离开杭州,去上海发展。他还是觉得杭州机会太少了,而且中间乐队因为我毕业返校,搁置过一段时间,组了大半年也一直没有演出过...

所以“KTV包厢”是我们五个人最后一次在一起排练。

那时候是年底,很多排练室都休息了,几乎找不到能排练的地方。我们决定在他走之前,在二月份一起演一场。然而,疫情就这么来了,演出不得不取消,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还没好好开始“恋爱”,就“分手”了。

纽比特架子鼓加盟

疫情过后,直到四月左右我们才开始重新排练,也找到了新鼓手,技术很不错。新鼓手住在良渚,每次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过来排练。这中间,本有一次去上海演出的机会,但因为时间的关系也就此作罢。

八月的时候,第二任鼓手也选择退出乐队,他还有另外的乐队要忙,而我们依然没有演出。虽说乐队里人员的流动是挺正常的事,但一想到又要从头开始磨合,就觉得很麻烦。如果再没有演出的话,可能新来的人也留不住。

过了一个月,现在的鼓手正式加入了我们,他很有想法,经验也很丰富,参加过很多乐队我跟他也特别聊得来。他在滨江区开了一间乐器培训机构,店里也有一间排练室,我们就固定在这里排练了。固定的排练室省下了很多费用,环境都可以自行调整,也不用在意时间问题。除了通勤费用,也没有什么额外支出。我觉得我们还是蛮幸运的,比起我们来说,其他乐队的处境可能更困难。但是即使如此,也还是不太容易。

我们以现在的阵容一起排了几次之后,便开始找演出场地来谈演出的事情。杭州的演出场地并不多,适合我们的就更少,大一点的场地可能场租就要00-00!最后以Lofi和电子为主的Loopy也以风格为由而婉拒了我们.....这让我们挺尴尬,如果再这样一直没有演出,只能面临解散,可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重组了。

天无绝人之路!又一次通过伟大的豆瓣,我们联系到了另一支乐队奶油蛋糕,奶油蛋糕又联系了另一支乐队食无鱼。顺带一提,我们乐队的名字叫深空。比较巧的是我们三个队的风格正好比较近似,就决定一起做拼盘演出,地点定在酒球会。

酒球会对新乐队是比较友好的,虽然周末档需要保底,但在非周末档演出的话,只要卖到三十张票,除了报批之外,一切费用就全免了,卖不到的话则要补齐。演出定在12月16号,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们也终于要演出了,还是蛮开心的。

录音室作品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曾经独立发行了一张个人作品,上了网易云和虾米音乐,也做了张左右的实体,在乐童进行了众筹。这张唱片是送给我老婆的礼物,我写了大部分的词曲和编曲,我老婆写了两首歌词和一首器乐曲的旋律。

脚本百里熙-SONGSABOUTNEKO

这张唱片没有版号,实际上是非法出版物;除了在一首歌里用我那把究极烧火棍录了木吉他扫弦(并且是用一只廉价耳机自带的麦克风),其他乐器全部都是MIDI,人声去了录音棚录,但也不是专业的棚,大概就花了五六百块钱;找了朋友帮忙做混音,一共只花了。

反倒在生产实体的成本上投入更多,颇是有些本末倒置……

做这张唱片的时候,因为我也还没有什么实质收入,所以就想尽可能地省钱,想要不花一分钱把它做出来。实际上我也做到了,最后售卖的结果也达到了收支平衡。但是现在回过头,以出版作品的角度去看,完全是不合格的,品质上非常不足。不过它也让一些朋友开始认识到我,还有朋友为我建了后援群,想来还蛮奇妙的。我知道会有朋友真心喜欢我的音乐,但总觉得更多的只是出于朋友间的支持,自己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这些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大的鼓励,也是我一直坚持做音乐的动力。

到了组乐队的时候,我的编曲能力也进步了很多,录音的方式也更熟悉。但是乐队录Demo比自己录却要麻烦很多,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擅长录音,时间也不好协调。目前我们乐队全员参与录制的歌只有一首,因为没有混音,也暂时没有发出来。这件事情上,所有人还都需要学习。

混音和母带处理的专业性要高得多,上面说过我的个人作品全部混音只花了,这其实连Demo级的水平都是达不到的。之后我又发过一首单曲,这首歌还是找那位朋友混音,此时他已经不接块的活了,价格提升到一千,对应地,歌曲的质地也提升了。每个人对于混音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最后得到效果也会不同。

在国内,一首发行级的作品,混音大概会在元左右,母带处理元左右。如果录音、编曲都由自己搞定,那么制作一首歌的费用大概要花掉元。当然也有人选择自己全包,但这样也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所以做录音室作品还是很麻烦的。对我个人来说,现在还是想做质量过得去的音乐,不想去分享太糙的东西。

录音室作品的发布也是一个问题。在我发第一张个人作品的时候,上传作品还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如今多数平台都制定了对平台更有利的规定,比如网易云,上传之后就平台可以对你的作品使用、传播、复制、修改……所以我个人其实不太愿意通过平台上传作品了,更不想那些Demo出现在上面。

但为了作品的传播,你的音乐还是应该出现在这些平台上。但即使不成为平台音乐人,也有别的方法,即通过代理发行的方式。我之前就通过街声的派歌平台发行了单曲,不仅会覆盖所有的主流平台,也可以选择在Spotify、AppleMusic上发布你的作品,并且整个过程是免费的。

虽然要邮寄授权协议会有点麻烦,但这也是必须的;再有就是你要至少提前一个月把作品交给街声,一个月后才能得以发行。透过各个平台,你也可能会有版税收入,不过这部分的收入很少。

作品的版权还是比较重要的,我觉得自己的作品还是拿在自己手上比较窝心。

前辈们怎么说?

由于我们还只是一支没演出过的新乐队,也没有签厂牌,对于组乐队要花多少钱,也就只能想到这么多。所以我邀请了两位有过录音室专辑作品与巡演经验的乐手朋友——不久前完成第一次巡演的莫迪戈乐队的贝斯手丘润德,和录音跟演出都非常有经验的异国人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木下来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听听他们怎么说。莫迪戈乐队贝斯手——丘润德

纽比特架子鼓加盟

莫迪戈乐队是来自广东惠州的一支新鲜的队伍,没有签约任何厂牌。去年他们发行了第二张录音室专辑《杂记》,沾染了不少前卫摇滚的气息,长达13分钟的《TheDrunkNotes》也非常震撼。今年8月,他们以大乐队的形式完成了六城巡演,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他们的音乐。

莫迪戈乐队

CD做得很有创意

丘润德:

我的第一把贝斯是用在琴行兼职的收入买的,是一把二手的Fender的日产JB62,花了元;后面因为手感原因和漏电的问题原价出给有缘人了。现在使用的这把是去年购置的GMHybrid-4Custom,是用实习工资购入的,2元。效果器一直在白嫖别人的哈哈哈,目前使用的是BOSS的GT1-B的综合效果器。

起初最开始的时候,九拍的一个鼓房被我们改造成一个排练室,当时音箱功放也是收的二手,花了0,运输费用花了。鼓房原本就有吉他和贝斯音箱,使用的费用好像是一个小时15-20块钱。在这之前我们录了第一首单曲《三点零九》,花了0元,然后第二首单曲花了大概0多。

到了制作第一张专辑《人民六路下》的时候,我们租了一个地下室的隔间,和别的朋友共用一个大厅,大厅的饮料零食可以随便吃喝,大概一个月0-0元。第一张专辑大概花了3元,我们当时定价39一张,张卖完之后基本就抵掉专辑的支出了。

之后有一段时间莫迪戈乐队的主唱去韩国留学了,这段时间我们和右侧合流一起用同一个排练房,是一个出租屋顶楼的隔间,一个月房租是,两个队对半分。排练的音箱设备是白嫖右侧合流的。当然通勤的费用这些算起来,开销会更大一点。

然后就到了和合成器友人林树枫一起合作的时期了,第二张专辑《杂记》的混音和母带也是他做的。我们排练的地点也换到了当地一个比较好的排练房,一个小时60块。之后我们一起合作了单曲《屯里的人》,花了0块。

到了制作第二张专辑《杂记》的时候,一个琴行的老板加入我们弹节奏吉他,我们就在他的琴行排练,省下一笔开销。《杂记》没有像以前那样土法炼钢,我们去RC录音棚进行了录音的工作,一共花了0。今年我们第一次展开了专辑巡回,差旅跟食宿以及专辑实体的制作费用总共支出了40。

玩乐队虽然看上去很花钱,但也不是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最大的一笔收入应该就是刚结束的巡演了,票房、周边和专辑加起来有30多,虽然还是赔了点钱,但我们九个人平摊下来也没多少了。我是觉得玩乐队还是玩开心就好了,能支出和收入差不多平衡就挺满足的了。异国人乐队主唱/吉他手——木下

异国人乐队成立于年初,是来自广州的独立摇滚乐队,年签约摩登天空。乐队早期在Britpop跟Grunge等吉他摇滚里汲取养分,而现在又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即将发行的新EP《沉没纪事》加入了不少合成器的色彩,尝试了DreamPop跟Bossanova的风格。11月27日开始,异国人将要开启14城的巡回演出,我们乐队也会在杭州站担任暖场嘉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现场感受一下他们的音乐。

纽比特架子鼓加盟

异国人乐队

吟游诗人的忧郁异国人-吟游诗人的忧郁

木下:

我感觉做乐队做基本的花销首先是排练,广州大部分乐队都没有自己的排练房,都是去那种按小时收费的地方嘛,按每周一次,每次三个小时算的话,一般一个月也要上千块吧,更何况有些乐队排的频率很大。设备倒还好说,毕竟攒点钱买把好的琴,买点单块,就可以一劳永逸嘛。

第二大开销可能是巡演,本地演出可能没有差旅费的压力还好说,如果是全国性的大范围巡演,住宿、交通产生的费用就可能会让很多乐队血本无归,特别是新乐队。有些乐队可能会省成本坐绿皮,住青旅,但是我个人感觉那样巡演太累了,反而会导致演出效果变差。

十城以上的巡演,按四人乐队来算的话,差旅最少也要七八千吧。而且新乐队基本上票房收入很难收回成本,那么给场地补的保底费用也是成本之一。

然后就是录音室作品的花销,也就是所谓的母带成本,这个的话因人而异,没有签厂牌,完全独立做乐队的话可能就要自己负担,这个成本就有点大,根据对录音质量要求的不同肯定是有高低的,我觉得一首歌的费用在-00的范围都是我个人可以接受的。签了公司的话要轻松点,前期公司会预付款项,但是后期肯定是要回馈公司的。

总的来说我感觉,做一支新乐队,写一张专辑,走一场十城以上的巡演,十几万应该是要的。当然也有极端的,为了省成本全部自己DIY,这种就要另算。如果录音制作全都自己负责,也有自己的排练房的话,倒是会便宜很多。

相对于花下去的成本,独立乐队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收入,可以说不管音乐好坏,巡演基本上都是在赔钱,或者最好的情况就是持平。数字音乐的收听量能得到的版税收入也是少的可怜,实体唱片就更别说……总而言之在中国,组一支原创乐队确实是个烧钱的事。不做原创的,专注于跑场、商演的翻唱乐队反而会赚,狠狠地赚。不过这就是题外话了。

为什么要做乐队?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朋友也觉得乐队不好做,一定也有很多玩乐队的人中途放弃了,甚至有人可能就买了把琴就放在家里吃灰了。但其实对我来说“为什么要做乐队”这个问题特别好回答,就是因为喜欢跟好玩。比如你去问一个打游戏的人为什么要打游戏,他也只会回答是因为喜欢吧。虽然乐队确实更烧钱一点……

做音乐、组乐队对我来说特别自然,就是因为喜欢听音乐然后自己就去尝试去做这件事,喜欢乐队就组起来。我也没有那种一定要把音乐做到怎样怎样的想法,也不会看到比我厉害的人就放弃,因为本质上还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嘛。之前其实也喜欢看书就去试着着写东西,喜欢看漫画就也画过分镜脚本,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还是最喜欢音乐,也就一直做下去了。

做乐队除了金钱方面的阻力之外,我觉得更多是在于你做这件事的态度。

这会直接决定你是在玩乐队还是在做乐队,是在排练还在唱KTV。我觉得做乐队不应该当消遣,还是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享受彼此间碰撞出的火花,然后好好去完成它。

排练的节奏也是要适应的一个部分。一首歌排的过程中可能忽快忽慢,60的歌排成也不是没发生过。很多人不爱听click,我们乐队的人也是这样,我们至今还是会在这一点上产生争执。不过我还是觉得稳定最重要,职业乐队演出还都要听click,我觉得我们的音乐素养还没达到不用听click的地步。最后的折衷方案就是鼓手听click,我们去跟鼓手。

也许很多乐队是从翻唱别人的作品起步,但我始终觉得乐队还是要呈现自己的创作。不断地创作,不断地再创作,反复地打磨,反复地练习。这听起来很枯燥,但我觉得这反而是做乐队最有意思的事情,每次都会有新的想法跟新的体验,可能每次都会不一样,也可能最终还是回到原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

想要玩乐队的朋友们,不要在乎你手中的器材是廉价还是昂贵,重塑雕像的权利的主唱华东也只是用着一把元的吉他,Queen的吉他手BrianMay手中的RedSpecial还是他16岁时和父亲一起做的。

让物尽其用,然后慢慢提升。更不用觉得技术还不够出色,还没有准备好,找到几个伙伴,然后就一起开始吧。

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多多少少折腾设备,这没有什么关系,你可以变成设备狂人,不过不要成为设备的俘虏,要去驾驭你的设备。要懂得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专注于你所有的东西,思考每样东西存在的意义,然后做出你想要的声音吧。

也许在这条路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有亲身体验过了才有新的乐趣。

Havefun!

纽比特架子鼓加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