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树上的女爵
如果心情低落,就看韩剧吧。如果想看“笑中有泪、泪中有笑”的神剧,就看《机智的医生生活》吧。
前几年在一遍两遍三遍四遍地刷《请回答》的时候,总是纳闷,到底是谁写出了这样的剧本?主编剧叫李有静,女的,综艺出身,作品虽然不多,但都是公认的高分之作。
去年看了《请回答》,差不多的团队,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依然上头。今年看了《机智的医生生活》一、二系列,再次被她的风格感染到。
你希望从生活剧中抓取到的所有好元素,亲情,爱情,友谊,职业信念,心理治愈,综艺感幽默,纵横交织的细节铺垫,平淡又深邃的真情实感,值得用笔抄录的黄金台词……全部都有。
非大制作,非偶像,非拖沓冗长。从主角到配角,所有的人物都立得稳稳的,个性鲜明,闪闪发光。说是神剧,一点都不夸张。
作为一个剧的创作灵魂,编剧李有静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她自然而然、贯彻到底、无处不在的理想主义:
伦理亲情,少年情谊,互相羁绊一起成长,经过了多少悲欢离散细水长流,那种幸福叫——他们都还在。
《请回答》在这方面是一个标杆。青梅竹马,友情爱情,在表白与不表白之间的错过与珍惜,最终总会有一个对的人陪你到最后。看过《请回答》系列的也都会懂。职业信念,没有高大上,只有真善美。
《机智的医生生活》里的医生,既可以拼搏专业展一技之长,又可以吃喝玩乐组乐队游戏人生,在神性与人性之间自由切换。
我们的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有这些人物的影子,零零碎碎,但是并不完整,也不完美。李有静将生活中那些值得记录的人物片段、情绪共鸣拼凑起来,加以重新熔炼创作出的角色,离我们很近,因而共鸣很多,投射出的是我们对于平凡生活无可奈何却又隐隐期待的一种状态:时间流走,岁月变幻,带走了很多东西。但哪怕时间流走,总有一些东西——永远都不会变。
现在就通过《机智的医生生活》来拆解一下,李有静在她的角色身上守护至死的“理想主义”,到底为什么那么“香”。
《机智的医生生活》里有五名医生,他们是大学同学,曾一起组乐队,也曾天涯各一方。如今已年届四十,机医院工作。
安正源是小儿科教授,对孩子极其有耐心,大暖男一枚。富二代,然而很穷,暗中在运作一个“长腿叔叔”的医疗救助项目。信奉基督教,比起当医生,更想当神父。是乐队的架子鼓手。
李翼俊是肝胆胰外科,擅长肝脏移植,爱去各个科室串门,社交达人,搞笑担当,乐队的主唱和吉他手。离异后,独自抚养无敌可爱的儿子宇宙,有一个跟他一样爱耍宝的妹妹翼顺。
金俊完是心胸外科,理性,毒舌,怕孤独,交往的女友每个都不超过三个月,但是自从跟翼顺交往就打破了这个定律。是乐队的吉他手,和蔡颂华同是吃饭速度担当。
蔡颂华是五人组合里唯一的女性,神经科教授,在后辈眼里是“鬼”一样的人物,技术过硬,手术和门诊排得满满的,即便很累,每天还是会精神抖擞地上班。周末喜欢去露营。是乐队的贝斯手,也是五音不全的音痴。
杨硕亨,妇产科大拿,外号“熊”,内向,喜欢看搞笑综艺《新西游记》(编剧也是李有静)。家庭遭遇变故后变成“妈宝男”,离异后拒绝再恋爱,改为和电视机谈恋爱。喜欢古典乐,是乐队的键盘手。
在这五个核心人物身边,还有一群或呆萌、或话痨、或鸡贼、或深情、或疲惫不堪的研修医、住院医、实习医、护士,他们丰富了剧情结构,让“机智的医生”群像更加清晰饱满,也侧面写照了五位主角曾经的学医之路,他们并非生而为天才,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普通人。面试时曾因为发型紧张,实习时不知道压舌板的常识被教授批,成为教授后也会有救不活病人的悲痛。
把医护人员串起来,编织进一个个故事的,还有各色病人和家属:
医院动手术坚持了三年却不幸离世的孩子;
有妈妈患癌、儿子等待换肝的不幸女人;
有苦苦等待孩子换心脏的坚强妈妈;
医院被丈夫家暴的女人;
有哪怕身体条件不符合也要割肝救女儿的老父亲;
有怀孕20多周苦苦支撑仍然没能留住孩子的孕妇……
五位主角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教育起后辈来头头是道,但生活中也有脆弱和无助的一面。
硕亨的企业家父亲出轨闹丑闻,翼俊的妻子出轨爱上闺蜜的丈夫,俊完的女友因为生病提出分手,正源的母亲不希望儿子当神父用美人计挽留,颂华差点患上乳腺癌……
这些风波,不止发生在患者身上,也发生在医生身上。医生也是凡人,有生活里的喜怒哀乐;患者也有撼动人心的真情瞬间,帮助医生成长和反思。
五个人之间,主角和配角之间,医患之间,成了相互成就、互相映照的存在。这难道不是一种非常高明非常“理想主义”的镜像式剧情结构?
五人帮,看起来就像是24小时都在手术室里,妥妥的“”。但也总有时间一起吃早餐,一起吃午餐,下雨的深夜一起吃晚餐,串门的时候一起喝咖啡,周末的时候一起练习歌曲。做手术的时候是神,抢泡面吃的时候是人,神与人之间自如切换,这也是一种人设的“理想主义”。
每一集都会有一首乐队练习的主打歌曲,很怀旧。听说演员们在拍摄前为此练习了很久很久,是本色演绎。从《请回答》系列就能发现,导演和编剧对音乐元素的叙事性特别重视,音乐运用好了,就是大大的加分。
我最喜欢的一首《在秋日的邮局前》,歌词是这样的:
“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究竟能留住多久呢?像盛夏阵雨倾盆而下,依然坚强挺立的花朵,像去年冬天暴雪来袭,依然傲然耸立的树木。天空之下的所有事物,也能独自在世上立足吗?在秋日的邮局前,我等候你的到来时,偶然陷入沉思之中,连夜幕低垂也浑然不觉……”
剧情与歌曲意境简直是水乳交融。
这一集有一个小故事,一名孕妇不足月生产,孩子没能活下来,那对夫妇伤心欲绝。杨硕亨破例发短信安慰对方,从《产科导论》书上摘出了一句话送给他们:“有时候不幸的事,也会发生在善良的人身上。”对方十分感激,送了杨一篮花,希望以后再有了宝宝依然由他来守护。这首歌就是杨硕亨当时的心情写照。类似的温情故事比比皆是。
在现实中,听说过太多不堪的医患故事,你觉得那才是人间真实。在《机智的医生生活》里,医生和患者之间、患者和患者之间有更多的真情互动;医生敬业、善良而又机智,为了守护生命拼尽全力;患者濒临生死一线,总能等来捐献的器官;家属丝毫不用操心医药费等现实问题,只要懂得感恩,对着走出手术室大门的医生哭着说“谢谢,真是太感激了”就可以了。
即便都是“套路”,你还是觉得这样的“套路”非常真实感人。李有静做到了这一点,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剧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情节,安正源的患儿敏英去世,曾经对医护人员十分苛刻的敏英母亲此时转变态度,感激医生在过去三年里对自己女儿的疼爱,深深鞠躬。这样的转变让安正源心有愧疚,崩溃大哭。
他去找当神父的大哥哭诉,说自己不配当医生,毫无实力,要辞职做神父。哥哥一边吃着美味炸鸡一边劝他:“安德烈,你就再干一年!”去年是这么劝他的,前年也是这么劝他的……“安德烈,你就再干一年!”这一晃就是很多年,让人觉得既心疼,又搞笑。原来医生可以有这样的一面,原来剧情可以这么玩!是非常吸引人、突破常规的构思。
李有静有三大法宝:一是真情流露,二是轻松搞笑,三是对细节的极致掌控。
有了这三样法宝,无往而不利。无论是塑造角色,还是剧情基调,都有了自如切换复杂多变的意趣。
一味煽情显得甜腻,一味苦情显得沉闷,一味搞笑显得肤浅,一味正能量显得呆板。那就把这些元素结合起来,赋之以表演层次的可能性,你会发现,这些演员和这些角色都太贴了,就像叫着这个名字、穿着这身衣服生活了很多年似的人物,轻轻松松就能把观众牵进情绪里。
有人如此评价李有静:“不是以拟定好的情况写的剧本,而是体现了有应对不可预测的变化的自信,是新形态执笔艺能的作家。”
大家都知道,申源浩导演+李有静编剧是黄金搭档,有些演员也是合作了好几部剧的御用演员,比如德善的爸爸,狗焕的爸爸,棒球手七封,在这部剧里都有新的发挥。只有真正尊重创作者和表演者,去资本性,趋专业性,基于合作的默契和信任,才会有持久的创作可能性。
我想,这也是剧集制作层面上的一种理想主义。
再说回剧本创作,通过两个细节,能看出李有静对情节和细节的高超操控力。润福和弘道这对双胞胎是实习生,别人问他们学医的机缘,他们说,母亲曾经被医生全力抢救,被那名医生的努力感动到,因此想学医。这样一个事实,是分好几次才讲完整的,中间穿插了别人的提问、自己的讲述、别人的再提问、教授的回忆,最后才验证了他们的说法是认真的,这还勾连起蔡颂华初当医生的一段经历,同时也关联着一年后润福毕业后的科室选择。
一个看起来无关宏旨的小小插曲,布局竟如此精巧,每一个小人物、每一次对话都不浪费。讲翼俊和颂华之间的感情线,也很有耐心。越是性格直爽,越是友谊长久,反而越不直接显露出来,要让观众从很多蛛丝马迹中玩猜猜猜的游戏(李编剧惯用的一个戏码是“猜老公”)。
在记忆的闪回中,显示翼俊曾经在硕亨向颂华表白的同一天,买好戒指,准备表白,因为顾忌到朋友最终放弃。在酒局上玩真心话游戏,被后辈逼问,才吐露,也曾把颂华当成女人来对待。
在去德国之前,假借第三者的口吻问颂华,那个喜欢朋友很多年的人到底应不应该表白?颂华被患者妈妈安排了相亲局,男士向她坦露自己的女友曾经是多年好友时,这才让她反思友情变成爱情的可能性……没有天崩地裂的表白,没有起承转合的狗血,感情线悠悠淡淡却十分动人。
从少年到中年,有多小心翼翼,就有多犹豫不决。然而你知道,不必着急,缘分的奇妙就在于它的不可言说,剧情终会走到皆大欢喜的那一天。如今这个躁动的时代,还会有人写德善和阿泽、娜静和垃圾哥、翼俊和颂华这样的感情戏,就觉得爱情依然是一件值得期待,值得用时间慢慢供养的事情。有人说,走过最长的路,是韩剧的套路。
即便是套路,总有新意套住人。李有静的每一部剧,都把少年情谊写到了极致。
儿时一起玩闹,几十年后仍能一起玩笑的朋友,真的存在吗?剧中回答你,是的。也总有青梅竹马的爱情。如果有可能,谁不想把恋爱从十八岁谈到八十岁呢?家是既伤人又疗愈的地方,这也是击中人心的一点。硕亨的妈,翼俊的妹和娃,正源的妈,不在场却在故事里的妈、爸、哥哥……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归根结底是疗愈的,和我们现实生活中对家的感情十分吻合。
对于女性角色的刻画也非常有力量感,德善、娜静、颂华之流,往往都是短头发、有雌雄同体气质、对事业有自己的执着、对感情既单纯又热烈的女性。以《机智的医生生活》里的蔡颂华为例,一名同期医生总结五人的特点,首先评价的就是蔡颂华:
“一点红,兼他们事实上的精神支柱,颂华,总结一句话,没缺点。自己的事,自然是一五一十做好,别人的事,也都当成自己的事帮忙。颂华是完美的模范生,但是……也喜欢玩乐,喜欢聚餐,也爱喝酒,偶尔还发点小神经,那孩子,特别单纯。”
四十岁的女医生,是可以过成这个样子的啊,是不是非常“理想主义”?
这时就会想起,周末的雨天,她一边开车,一边听着歌,一边开心地嚼着零食棒,去山上露营,对着雨幕喝咖啡欣赏野玫瑰的情景。
是音痴又如何,她真的是让男性尊敬仰慕也让女性无可挑剔的存在。所以安正源想辞掉医生去当神父的时候,就把自己的“长腿叔叔”项目交给她来运作,李翼俊在儿子发烧、医院打来紧急电话的夜里,首先拜托的人也是她。
不知道李有静本人是否也是这样的存在,向上,专业,富有热情,不落窠臼。比起那些写爱情剧的金恩淑朴智恩等名编,我更钦佩不依赖名流,尊重观众,只忠实于故事和角色本身的李有静老师。
很任性,也很自信。
“我们的工作,什么时候计较过成功、失败呢?我们通常只因为有趣,就会想参与。开始做《两天一夜》时,我们知道会成功吗?还不是我们自己做得很开心而已。这次也是,我是第一次写连续剧,出乎意料地有趣,如果搞砸就搞砸吧。”这是李有静筹备第一部剧《请回答》时的一番话。
时间是杀手,回忆是证人,哭着笑着,从她的一部剧追到了另一部剧。从未觉得生活剧也可以如此过瘾,温情和幽默是最大的底色,暖暖含光的疗愈直指人心。医生的机智,归根结底是编剧的机智。
用大手笔刻画小人物其实是很难的,李有静在生活剧里的持续高分输出,得益于把握住了一个内核——不是细密编织故事线,不是精准塑造角色人设,也不是纠集时代元素打怀旧牌,而是,永远要给乏味的现实生活加一勺糖的甜。
得不到,尝得到,这就是我最佩服这位编剧的地方,把观众的小心理拿捏得死死的。有人会把她的剧看十遍以上,真的。
前段时间看《中国医生》,就有一个感触,疫情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有丰富的素材可以利用,为什么拍出来的东西那么假,跟纸片似的,没有灵魂。《机智的医生生活》明显是虚构的医疗剧,但是因为那些真实的病名、不厌其烦的手术流程、医患故事的巧妙编排,演得就好像是真的一样。
真的像假的,假的倒像真的,这真的挺有意思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