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新型育儿陷阱盛行,孩子随心所欲,父母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4/12/4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热爱,但不放纵他们的任性;接纳孩子的平凡和普通,但不任由他们虚度光阴。

周末跟好友小聚,不知不觉又聊起了孩子。

“我儿子迷上弹吉他了,刚送他去上了两节课。”朋友说起来眉飞色舞。

“什么?那之前的架子鼓课呢?”我禁不住问道。

“不上了,孩子嫌打鼓太累不学了,我尊重他的意愿。”朋友一脸笃定。

看着她不以为然的样子,我感到一阵错愕:学才艺还可以这么任性?

说起来,她儿子已经学过不下5门特长了。

其实,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屡屡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却屡屡浅尝辄止,遇到点困难就撤退,而父母又特别心软,轻易妥协,还美其名曰“尊重孩子”,孩子想学就支持,不想学就放弃,一切都是孩子说了算。

这种教育,根本不是尊重孩子,而是在放任孩子,很多父母还错把放任当尊重,这其实对孩子百害而无益。

01

“佛系育儿”VS“勇于管教”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位奉行快乐育儿的“佛系妈妈”,然而,前几天在公司看到的一幕,却让我感到万分打脸。

那天周末加班,几位同事都把孩子带到单位,让他们在会议室学习。

其中一个小男孩,坐得端端正正、一笔一划全神贯注地写作业,书包、文具整理得井井有条;

另一个男孩,手里夹着一支笔,一会儿低头比划两下,一会儿拿起笔咬两下,还时不时跟旁边小伙伴说笑几句;

还有一个小男孩,更是把自由散漫发挥到极致。他压根就不写作业,手里不停地鼓捣着小玩具,无聊了就站起来瞎溜达,压根不把学习放在心上。

他们的表现,瞬间刺痛了我,尤其第三个小男孩的表现,几乎就是我家孩子的翻版。

看过一句话:

“孩子的表现,折射的是父母的教育观。”

这三个孩子的表现,不就恰恰反映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吗?

那个勇于管教、做好监督和陪伴的妈妈,教育出了自律、专注、积极、努力学习的孩子;

那个佛系育儿、秉承一切随缘、快乐就好的妈妈,教育出了浮躁、散漫、懒惰、厌学的孩子。

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每个孩子天生的智力差别微乎其微。

那么真正造成孩子行为习惯、能力、甚至成绩天差地别的原因,不就是父母的教育吗?

父母如何施加教育,决定着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在孩子尚在懵懂无知的年纪,仅凭孩子自己的认知和视野,去让他决定是否坚持一项学习项目,完全不切合实际,这背后,看似是“尊重”,其实藏着父母的“失职”。

毋庸置疑的是,孩子的学习需要兴趣和热情支撑,但是更需要父母的监督和管教帮助他们坚持下去。

前者是点燃学习的火把,而后者是令它持续燃烧的燃料,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再炙热的火种,也会很快熄灭。

02

“轻易满足”VS“延迟满足”

除了“不想学就不学”会让孩子轻易放弃,父母若是经常告诉孩子“想学就学”,也会让孩子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

那为什么父母会常常轻易满足孩子呢?

一个原因是在于对自己童年的补偿心理。

当父母本身曾经有过想学习但又不能学习的经历,这种匮乏感,会促使成人罔顾原则和判断力,轻易去满足孩子,而实际上这是在满足父母自己的内在小孩,补偿曾经的自己。

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纵容”。

其实,当孩子想要得到一件物品,或者一个机会,如果父母太容易就满足孩子,会让他产生随意感,而不去珍惜这个机会。

而父母如果能智慧地设置一点“障碍”,给孩子获取目标时增加一点难度,让孩子克服困难得到这个机会,他就会珍惜很多。

记得在节目《童言有计》中,主持人朱丹提起有一位教钢琴的朋友,夸奖自己女儿有天赋,于是她立即给1岁的女儿买了一台钢琴。

嘉宾应采儿立即恨铁不成钢地感叹:“你这样大错特错了!”

可是听完应采儿的解释,众人才恍然大悟她的远见:

“不能让他觉得学习钢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都是等孩子开口跟我说了很多次,真的想学钢琴,我才当成一个生日礼物送给他的。不然,他就不会认真学。”

果不其然,儿子Jasper收到这份来之不易的礼物后,没有三分钟热度,而是学琴超认真刻苦,现在可以非常娴熟地跟爸爸妈妈合奏。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心血效应”,指的是人们在一件事情上付出得越多,就会对他越喜欢。

同理,孩子在“学钢琴”这件事上,付出了许多努力,比如主动跟父母请求、提前完成某个任务,再得到这个机会,他就不会轻易放弃。

父母的“轻易满足”,滋生的是孩子的随性;

而父母能克制冲动,适当地“延迟满足”,考验的是孩子的真心。

这份真心,能帮助孩子多一份坚持和努力,去追寻最初的梦想。

03

教育的意义,是引领而不是旁观

记得看过一个印象深刻的演讲,来自九球天后潘晓婷。

她的父亲是一位台球教练,球技了得,在当地被尊称为“潘一杆”,收了很多学生,而潘晓婷也是其中之一。

后来,父亲在训练中发现了女儿的台球天赋,曾经把女儿当成掌上明珠的他,变成了一个狠心的“鹰爸”。

哪怕女儿生病挂完吊瓶,训练依然要继续。

有一次,潘晓婷低烧两个星期,还对青霉素过敏,两只胳膊上都布满针眼,那天她原以为父亲能让她休息几个小时,可是鹰爸只看了一眼就说:“快去练球,别站着了。”

父亲的严苛,让女儿倍感委屈和不解,每天12个小时的训练时长,更折磨着她的身心。

然而,在半年之后的全国比赛上,年仅16岁的潘晓婷拿到了第一个全国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熠熠生辉的她,也终于读懂了父亲当年的严厉和苦心。

那份严厉,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在击退孩子天生的惰性,恰恰饱含更深刻的爱。

就像广西理科状元杨晨熠,以总分高分敲开清华大门,其母亲传授秘诀:

“父母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监督养成习惯,这样孩子习惯定型以后,以后的路就好走了。我们平时只管他的后勤工作,学业上的事情就交给老师和他自己了。”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也写道:

“一种好的习惯,在孩子幼小时候很容易形成,但是当孩子长大后就很难养成。”

指望孩子自觉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是不现实的,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在父母的撒手不管中成长起来的。

再优秀的天才,也是需要父母“陪”,而父母“陪”得越早,孩子的好习惯形成得就越早,往后就越轻松。

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是父母“袖手旁观”,任由孩子原地转圈,停滞不前,而是引领孩子再坚持一下,陪他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待他羽翼丰满、一身本领之后,再放手让他们独自启航。

04

美国心理学家塞德兹说过:

“人如陶瓷,小时候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期好比粘土,给予何种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一个孩子无法从懒散、敷衍,突然之间变得自律、好学;也不会从叛逆、暴躁,突然之间变得平和、稳重;更不会从自私、冷漠,突然学会感恩、懂礼。

他们明天的模样,归根结底,都藏在父母今日的影响和教导之下。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热爱,但不放纵他们的任性;

接纳孩子的平凡和普通,但不任由他们虚度光阴。

身为父母,唯有用陪伴、监督和一点“狠心”,及时出手“管”孩子,才能让他们在最宝贵的时光里,去努力学习知识、养成良好习惯,而这些也是馈赠给孩子的美妙礼物。

愿所有孩子都能领悟时间的珍贵,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未来的人生一片坦途。

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