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服务中心。
在河北文安县金丝雀创业孵化基地,一名创业者(右一)与其他人分享创业经验。
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年11月16日,在深圳举行的第20届高交会上,来自深圳的年轻创客(右)向参观者介绍团队研发的同声传译耳机。
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只用拨片就能在空气中弹吉他?全息投影能把科学家带到课堂现场教学?煎饼果子加上三文鱼、金枪鱼会是什么味道?这些奇思妙想都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里孵化落地,走入市场。
创业孵化器并非新鲜事物。
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孵化器。年6月,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编写的《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年底,全国创业孵化机构总数达到家。
这些创业孵化器发展如何?这些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园里得到了哪些助力?想出这些“创意点子”的年轻人,碰撞在一起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近期,笔者来到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理工园”,一探究竟。
入园的团队都得有几把“刷子”
理工园位于中关村核心区内,孵化面积足有平方米,是北京市教委“一街三园多点”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规划的三个创业园区中孵化面积最大的,年5月正式投用。
相比于专注文创的良乡园、专注软件互联网的软件园,理工园虽然只有1岁多,却是一个综合性园区。它涵盖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共支入驻团队。
时值农历春节,这里随处可见精心的布置:窗花、灯笼、拉花、新年联谊会海报……不少团队由于处于创业初期,选择留在这里过年,忙着开发产品、开拓渠道。
这些团队各自有哪些特色?为啥能入园呢?笔者了解到,能入园的团队,都得有几把“刷子”。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创业服务部主管郭晟提供了一份入园评选评分标准。其中,占比最大的一项是“产品与服务”。
产品要有特色。
一上7层,空气鼓槌就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力。这层是成长发展层,每个团队都拥有自己的办公室,门口常会放上团队自己的产品,空气鼓槌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未来想做一个空气乐队,现在已经有了吉他拨片和鼓槌。”戴乐科技的工作人员洪文博对正沉浸体验空气鼓槌的笔者介绍说。
笔者拿起这对小小的鼓槌,打开iPad上的配套应用。控制力度、调整方向,在空气中敲击,就能够完成架子鼓的演奏了,趣味十足。
光有特色不够,也要能落地。
从年开始研发第一款体感音乐产品,戴乐科技创始人牛亚锋带着团队经历了重重困难。直到入驻园区,他们才开始稳中有进。如今,他们的产品经数次迭代后投入市场,反响不错,很受年轻人追捧。牛亚锋最近忙着路演,开拓市场。
入驻园区后,落地开花的项目不止戴乐科技。
园区6层有一家创客咖啡厅,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创业服务部主任刘金毫介绍说,这也是创业团队的项目之一。正好做咖啡相关内容,就在园区里开了一间。
加因科技刚入园时只有张静和陈智萌两个人,最初做艺术品拍卖。从“百元无底价拍卖”做起,一直做到百万级别,她们依托积累的艺术品数据库,又做起了艺术文化的商业运营。
年,藏家全权委托加因科技,运营中国植物(生物)科学绘画奠基人冯澄如的幅植物科学绘画原稿。“出版《博物与艺术——冯澄如画稿研究》一书,是有感于先驱为中国的科学事业所做的努力,”加因科技创始人张静说,“希望各界可以重拾对‘生物科学绘画’等基础领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