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家长花千万买小开间这只是鸡娃战役开始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3/2/5

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新闻:北京海淀区的一位家长花费千万买了一间中关村三小的学区小开间,只为孩子“落户上学”。

提到学区房这个话题,许多家长心里都很沉重,因为每个家长都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居住环境。学区房在很多家长的心里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许多家长认为只要搬进了学区房,孩子的成绩就能跟小区里的孩子一样节节升。

不过,新闻中买到万元的小开间的家长表示,“鸡娃”战役才刚刚开始。

据她描述,小升初“多校划片”后,在中关村三小所在的海淀学区中,“派位入学”所覆盖的中学整体水平一般,这就意味着,6年后,孩子若想升一流初中需要拼“点招”。

所以鸡娃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鸡娃”这个词起源于网络,指的是在北上广深地区近几年家长们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给孩子打鸡血”,不停的让孩子去学习。换个词来讲,就是励志。

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被父母安排各种培训打鸡血,从语数英到音乐美术等各方面都不能落后。

一档综艺节目为我们展现了中产家庭的优越资源。因为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想让她被别人甩下太多,这位妈妈便给6岁的女儿甜心报了十多个兴趣班。

6岁女孩一周的课程表,堪比。

英语、滑冰、中国舞、模特、乐高、画画、早教、数学、古诗、唱歌,这10个兴趣班占据了小女孩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的人生。同时,这也是她一周的日常,偶尔再利用生日等节点,来一场组织与主持的“实战训练”。

时间被计划按分钟计算,每天唯一的休息时间是在前往各个兴趣班的车上。

甜心妈妈给女儿报十多个兴趣班,就是不想她“输在起跑线”,不想让她被别人甩下太多。因为别的孩子都在报,你不报,你的孩子就被远远甩在后面,追也追不上。

这正是每个家长都无法逃避的话题。教育竞争压力这么大,自己不去给孩子报班,别人却都会做,自己的孩子就是会被别人拉开距离。

这也就是所谓的“内卷”。

教育本就是一场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我们希望孩子成才,却更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学,甚至流入底层,担忧与欲望碰撞后,焦虑的父母不得不开始鸡娃历程。可肩负着家长过重的期待,承受着超乎寻常的成长焦虑,产生的种种问题同样值得深思。

根据数据得知,在北京、深圳、上海三地,78.4%的家庭会给孩子报上兴趣班,这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

不过,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却也存在一些鄙视链。希望孩子能掌握一门乐器,钢琴、架子鼓已经过时了,管风琴、竖琴、古筝才显得高大上!希望孩子多运动,游泳、跑步、足球、跆拳道,那是一般人家的玩意,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才是上流社会的玩法。

大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这些爱好自己都未必有兴趣,更何况孩子呢?越是高大上的兴趣班,门槛往往也越高,也越枯燥。在快乐与现实间,我们往往难以抉择,更因为自觉对人生、对社会看得更加长远,因此也不敢放任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而孩子为什么要学这些?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只是知道“我需要学”“爸爸妈妈需要我学”而已。

孩子的才艺多,获奖多,简历才够好看,才更容易获得名校的青睐。于是一个小朋友一天上两个幼儿园是很普遍的事情,为了学更多的东西,让自己的简历更好看,才几岁大的小孩就要每天在外面奔波。

不想要孩子落在人后,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能够更上好的大学,于是父母不得不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未雨绸缪”,互相追赶着上培训班,成为媒体眼中的“鸡娃家长”。

那到底要不要随大流鸡娃呢?

如果你的焦虑来自于身边其他的孩子报了啥班,自己娃没有报,其他娃学了啥自己娃只顾着玩,如果你的鸡娃就是拿着小鞭子在后面抽,赶着孩子往前跑,那我觉得真不如不鸡。

因为这样多少都会影响亲子关系。即使孩子以后功成名就,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想必也不会多感激你,反而会觉得自己童年不幸,跟父母关系难以修复。

网上有句戏言:成绩好的孩子是国家的,成绩差的孩子才是自己的。

虽说我们希望孩子成为国家栋梁,但是也不希望因此跟孩子关系搞僵啊。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在课程选择和教学方式上也许存在枯燥、刻板的问题,我们的孩子也承担着非常大的压力。甚至孩子“被迫”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越来越让家长感到筋疲力尽。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融入集体生活中,每一场活动每一场比赛背后牵扯着是父母的能力和实力。

有人说,有了孩子才是人生的另一个开始,没错,这才是开始,不管你愿不愿意。孩子的简历,获奖记录,背后都是拼的家长的付出。

而物质的攀比,所谓的优质生活,是没有止境的,永远有更好的,更贵的,上无止境。

住得起名校学区房就要有等同的实力和精力,不由得你自己想怎样。

所以奉劝各位家长:孩子是我们努力打拼和进步的动力,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必须牺牲家庭的生活品质去上好学校,牺牲一切去挤入不属于自己的阶级,那很可能是另一场灾难的开始。

我们能给予孩子能力之内最好的,无论经济还是精力都是可以承受的,这就足够了。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自己的孩子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里成长最最重要!

想要孩子比我们更好、更优秀,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可怜天下父母心,却不知道这样的期盼是否会成为孩子身上沉重的枷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