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刷爆朋友圈,口碑大逆袭,乐队的夏天今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3/2/13

以前听说某档音乐节目火了,其实效力大多表现在音乐发烧友圈子内部。包装得太过专业、太上殿堂了,反倒让圈外的吃瓜群众提不起兴趣。你们都这么高端了,咱们还能愉快玩耍吗?

但最近火遍整个朋友圈的《乐队的夏天》真的不一样!怎么说呢?反正小编的朋友圈已经被这档节目刷屏了,不仅如此,一群好友面基,刚给星冰乐插上吸管,还没来得及嘬一口,话题就得立即直奔节目最嗨点而去,接不上话的都感觉没脸见人。

★“我爱刺猬!”

★“旅行团每一首都好听!”

★“Click15键盘手杨策别再真是六指琴魔转世吧?!”

★“鹿先森的音乐这么火,怎么就被张亚东批了呢?”

★“面孔和痛仰明明都很杀我,淘汰一个其实是他们想回家吃西瓜吹空调吧?”

阳光热辣辣的季节,《乐队的夏天》“平蹚”了朋友圈,这是档朋友周末聚会也能一起看着看着嗨起来的节目。如果非要聊聊节目和乐队的理念,“playtogether”其实非常贴切,换句话说——怀着捡钱般的欢乐心情,躁起来!

所以,今夏你rockandroll了吗?

用欢乐病毒感染朋友圈、明星圈、爸爸圈

有没有搞错?乐队节目也能“合家欢”!

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在livehouse为热爱的乐队歇斯底里流过泪的人不足以谈青春。

是了,从成团30年的面孔乐队,到拥有99年天才小鼓手的盘尼西林,不管哪个时代的年轻人,他们心中总有一段独属于自己的乐队青春回忆。

奇妙的是,曾经需要存上大半年零花钱才够秒杀门票+搭飞机+换火车才得见的乐队大神,最近竟然被宝藏节目《乐队的夏天》集齐了。

用节目“音痴发言人”马东的话说,反光镜、痛仰、新裤子、旅行团、鹿先森等31支中国最rock的乐队凑在一块儿,竟然都没打起来,也确实够奇迹了!

很多陪伴乐队成长的老粉儿看《乐队的夏天》心情很是复杂,一方面自己的热爱被大众认可,多少有种“老泪纵横”的喜悦;但同时,私藏了多年的乐队曝光了,那种“你们别抢老娘蓝胖友”的倔强心情也是有的。

神奇的是,《乐队的夏天》的感染力并未止步于此。

除了“攻陷”年轻人的社交平台,竟然有不少爸爸级别的粉丝也一边喝着冰镇啤酒,一边感慨:“面孔乐队竟然还是当年那个味儿!你妈年轻时的偶像就是主唱陈辉。”如果不是盯着屏幕时被鼻子上架着的花镜出卖了年纪,他们恐怕也要跟着节奏自由摇摆了。

《乐队的夏天》带来的欢乐不仅在民间实现了病毒式传播,更将一大票明星也“拉下水”。

老狼看完《乐队的夏天》被刺激了,听说他要重组青铜器乐队,不知道当年的队友高晓松还rock得起来吗?

同样是爱奇艺家的孩子,《乐队的夏天》他“大哥”《我是唱作人》里的嘉宾也忍不住投来了羡慕的眼光。两位实力派唱作人毛不易、常石磊丝毫没掩饰自己的心动节拍。

大鹏可是看节目看到了凌晨三点半,这不是真爱还能是什么?

毫不夸张地说,《乐队的夏天》不仅请来了中国乐队圈的“半壁江山”,更让娱乐圈的“半壁江山”为之震动。

从各方数据来看,《乐队的夏天》能喜提年度“出圈节目”无疑了。节目开播时,豆瓣评分7.1分,四期过后,已经涨到了8.1分,实现口碑逆袭大翻盘!

此外,《乐队的夏天》第四期播出之后,还在新浪微博直接拿下了10个热搜,热度简直爆了!

在很多人印象中,乐队就是小众、狂躁、嗨到起飞的代名词,谁能想到?《乐队的夏天》却能给人家整得“合家欢”了,一家三代老老小小,竟然都能在里面找到嗨点。

“九千岁”一代对于老牌乐队虽然并不熟悉,但热爱“复古”元素的他们被很多老炮乐队的热血律动折服了。80后回味起了躁动的乐队时代,据说大批奶爸级粉丝是一边给孩子换尿布一边在屏幕前骚动起来的。第四期节目播出之后,一批中年人再次感受到了经典摇滚的力量。

因为痛仰乐队改编的王菲经典歌曲《我愿意》,估计小编和“60后”老爸在音乐审美上达成和解的这事儿,在很多家庭里也都上演了。

《乐队的夏天》一经播出,好像点燃了无数观众的音乐魂,“乐队”不再是小众音乐的代名词,现在人人都爱“金属礼”。

“音痴”马东都能乐在其中

身为音乐小白,我终于找到家了

针对“一档乐队节目,能让所有人乐在其中”这个观点,起初小编内心是抗拒的。

毕竟天下有太多不识五线谱,听不出节奏、旋律高不高级,更对乐队圈子一无所知的音乐门外汉,你跟他谈乐队和摇滚?这不是开玩笑吗?

直到,连隔壁唱歌跑调的吴小花都能看着《乐队的夏天》傻乐,甚至告诉我当下乐队圈子里最牛的主唱、键盘手、鼓手、贝斯手分别来自哪个乐队,小编不由得震惊了。

看了两期节目,赫然发现,马东的“音痴”身份简直是个宝,隔着屏幕的音乐小白们想知道的疑难杂症,马东都替大家问出来了!

怎么高逼格装圈内人?什么是朋克?“燥起来”如何发音才有范儿?乐队里有工种鄙视链吗?

让人不由得欢呼:太棒了!跟着马东的节奏,没错的!

第一期节目中,马东一身“rocker”装扮极其专业,戏剧性的画面却发生了,金属礼被他做硬掰成了“”,大家还记得吗?

痛仰乐队在第二期节目中首次登台表演《再见杰克》之后,自我介绍玩“梗”失败,在采访阶段被网友称做大型“怼天,怼地,怼空气”现场。

当马东问出:“摇滚是不是有一个精神,叫我不配合”时,高晓松坦然回答道,“不是不配合,是不配合你”。

有趣的是,近两期节目画风似乎有所转变。作为广大音痴和吃瓜群众的代表,马东从第三期节目开始问题问得似乎越来越专业了呢。

把马东这样堪称音痴的圈外人都能带入圈,您就说这治疗效果有多牛?!

《乐队的夏天》堪称音痴马东的王者晋级之路。第四期节目一开场,他更是摇身一变,成了乐队的“牛铃演奏家”,哪一个资深乐迷不是从小白成长起来的呢?欢迎马老师入圈!

《乐队的夏天》用马东的视角解锁了最真实的乐队生态。

马东的成长有目共睹,这和《乐队的夏天》一直在努力普及摇滚知识和乐队文化是分不开的。它真正打破了部分观众对摇滚乐“暴力”“粗俗”的误解,知道了摇滚乐并不只有“躁”才是好的,了解它瞬息万变的风格变化等等。

在普及基础音乐知识的同时,《乐队的夏天》的包容属性同样让音乐小白们感受到了不同乐队光怪陆离的魅力。什么是朋克、重金属、FUNK、雷鬼、电子、民谣……节目播出后,相信小伙伴们心里都有数了。

在1v1改编赛的对抗中,两组乐队进行PK,塑造了不少神仙打架现场。每一支乐队都各有千秋,节目组把多元的乐队文化搬上舞台,表面是竞技与比赛,底色是音乐的奇趣和感染力。

同样是摇滚老炮,痛仰乐队和面孔乐队来了次正面刚,面对改编王菲作品这件棘手的事儿,双方人马都没在怕!虽然痛仰的《我愿意》和面孔的《流年》都有不同人站队,但总的来说“果然你大哥就是你大哥”!

海龟先生对上旺福也极有看头!虽然大家不唱歌的时候表现出了绝对的lovepeace,可一旦站上了1v1改编对抗赛的舞台,那火花绝对足够点燃空气。有人评价,苏打绿的两首歌,《日光》和《无与伦比的美丽》迎来了“新生”。

前者被海龟先生演绎成了“恐怖片”,后者由旺福女主唱mami以阿卡贝拉开嗓,效果惊艳到连吴青峰都主动申请加入旺福乐队。

参赛乐队的正能量不是喊话和贴标签,而是乐手们多年的坚持和作品中的力量塑造出来的。《乐队的夏天》是在输出、创造音乐环境,而不是在消费音乐。

音乐之所以有魅力,离不开每一层的情感,然而这种情感是人类共通的。节目的基调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乐队的魅力,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打动人心的不是多么华丽复杂的技巧,而是音乐的共情。

从小众走向大众

为青春与热血站街

不少资深乐迷表示,本是为了给痛仰、新裤子这些老牌乐队加油打气来的,最终还被一些新的面孔和力量触动了心。

《乐队的夏天》传递了一种声音——打开内心的局限,音乐不存在太多界限,竞技的结果并不能定论音乐的好坏。你听了就被触动,比过多语言渲染的感动要来得真实。

今年夏天《乐队的夏天》将“乐队”一词推到大众面前并掀起热潮,这是市场的选择。节目在为乐队的上升路径提供平台支持的同时,也为乐队品类综艺起到引领性作用。

从已播节目情况来看,从多元音乐风格到邀请全国各地不同乐队,体现了中国乐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在展现这个行业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期节目中,听完痛仰乐队改编的《我愿意》后,全场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张亚东难掩激动,“乐队的夏天能不能够来,要看在乐队的风格里有没有大明星。在中国推广10年钢琴,都不如出一个郎朗”,让全场动容。

好节目和好乐队一样,是需要养的。《乐队的夏天》带来娱乐的视听享受,更多的是用节目的热度和效果唤起大众对音乐文化的重视,继而尝试促进乐队文化的普及和音乐行业的发展。观众开始理解在“愤怒”、“反叛”的背后,摇滚乐本身蕴含着强大的直面现实的力量。

《乐队的夏天》能如此“老少咸宜”,还要得益于节目对乐队类型选取的多元化。“老炮儿+新生力量”的组合式搭配,迎合了多个年龄层对音乐的需求。

第四期节目的1v1经典歌曲的改编赛制从观众们熟悉的吴青峰等歌手的作品入手,给了音乐更多的可能性,从另一个侧面抛出了流行音乐可以更摇滚,架子鼓也可以抒情等视角更广阔的音乐观点。

这些参赛乐队,有的是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年人,有的是一心想摘下花美男帽子的热血青年。《乐队的夏天》将乐队的“养成之路”浓缩提炼,展现在了观众面前。但不管过往经历如何,一切都靠作品说话。既是节目对观众的尊重,更是节目对音乐的尊重。

从小众音乐品类走向大众,必然需要一个过程,乐队与歌迷都需要时间。《乐队的夏天》搭建优质平台,让国内优秀的乐队走向大众媒体,普及音乐文化,助力更多乐迷体验LIVE的魅力,感受最原始真实的音乐氛围,这正是节目的最有力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