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节拍的革命化繁至简的音游如何开启下一世代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2/8/26
控制白癜风扩散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0620/4194009.html

聊到音乐游戏,大多数人都会想起眼花缭乱的界面和令人瞠目的手速,这样一个强调技术和经验的游戏门类,在今天的游戏环境下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但反观音游在过去十年间的发行数量以及视频观众,倒是迎来了长足的进步,是什么让它逆势而行呢?

数百款音乐游戏发售在移动平台上

整个音游的历史就是在对入门门槛的反复调整,最早的音游还不能称之为节拍游戏,因为那只是一个根据闪灯提示,让玩家重复一组按键的益智游戏,随着难度推进,需要的键位越来越多,不需几分钟,玩家就会败下阵来,最终考验的是游戏者的记忆力。在这个基础上,年这个玩法被玩具厂商做成了一个独立的电子产品Simon,设计者为每个摁键加上不同的音调,辅助记忆,这也就成了电子游戏与音乐节拍的第一次相交。

《Simon》:等待电脑播放完一遍后重复电脑的操作

等到真正需要把握节奏,精准输入的音游到来,则已经是PS1世代,光盘的加入将游戏的音乐大大丰富,玩家与乐曲本身“互动”的想法得以实现。首个节奏游戏《PaRappatheRapper》(啪啦啪)由NanaOn-Sha推出,这也是第一个专职音游开发的游戏工作室。玩家根据图标辨别不同的键位,在图标到达判定位置时输入,背景是卡通小人进行歌舞演出,已经颇具当下音游形式的雏形。游戏一经发售就成为了当年的爆款,最后卖出了万套,类似于如今的“吃鸡热”或者“自走棋”,许多日本大厂都下场开发自己的音游产品。

《啪啦啪》:游玩区占据屏幕面积很小当时开发者还没有意识到精准输入带来的乐趣

从“背板游戏”进化到“节拍游戏”,实际上就已经是一个简化的过程了,对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类,大脑短时记忆只有7-9个十进制数字,意味着像Simon这样的记忆玩法,大部分玩家提升的空间相当有限,情绪反馈也比较单调,最多只能感慨一下今天运气不错。

在音游早期的蛮荒时代,脱颖而出的就是Konami与其旗下的BEMANI工作室作品《BeatMania》,游戏的革新主要来自操作方式的改变,将每个键位展开,不再共享同一条轨道,同时参考了钢琴的排列,下面四个白键,上面三个黑键。将横向的视觉判定变成了竖屏下落,与按键的高度一致,摁键更直观。不过依旧改变不了游玩的上手难度,玩家需要将键位与轨道一一对应,同时又需要为不同的按键组合分配不同的指法。在游戏的2代,受到跳舞机的思路影响,曾经将两个键改变成踏板,机台上用到5个键,但是操作难度不降反升,最后又改回了上三下四的布置。

IIDX:至今音游通用手台还必须满足IIDX的键位布局

此后,科乐美制作了各种形式的音游,模拟吉他、架子鼓、管弦乐器的奏乐方式,最后都没有达到BeatManiaIIDX的人气,其中原因自然有操作难度的影响。同期在街机平台异军突起的还有万代的《太鼓达人》,游戏简化了打击乐的操作难度,选择了仅需单个鼓面的日本太鼓,音符方面也只有两种输入方式,从视觉上降低了游戏难度。街机路人玩家看到阵列按键旋钮宛如DJ工作台的IIDX,肯定会望而却步选择一边的太鼓机台。

音游的下一次简化发生日本市场之外,就在科乐美高举“下落式”专利大棒,在国内与各家友商大打官司之时,一群来自韩国的音游爱好者开发了自己的下落式街机音游《EZ2DJ》,直译就是简单学DJ,颇有职业培训课程的意思。开发团队中不少都是韩国音乐人,因此游戏的曲风相较K社更为时髦,这也触碰到了科乐美的底线,因此游戏界谓之公案的一场跨国专利维权,过程曲折复杂,但最后还是胜诉了AmuseWorld。

《DJMAX》:同步对战、社交、皮肤收集

年,负上亿韩元的成员立刻宣布了公司破产,随即组成新公司Pentavision继续开发音游,这次游戏登录在PC平台,还加入了刚刚时兴的网络功能。有了键盘的加入,新作《DJMAX》的操作更为便利,自设键位可以让每个手指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轨道,不再需要像街机一样上下翻飞。游戏也引进了国内,最后虽然注重社交元素的另一个网游《O2Jam》更胜一筹,但是两者带来的蓝海是同样的,输入方式和登陆平台的改变大大增加了音游用户数量,也成了目前音游市场的核心基本盘。

在Pentavision即将再次遭到科乐美的再次追杀之前,又开发了一款对今天影响极大的街机DJMAX,那就是首次将触屏运用到节拍游戏中的《DJMAXTechnika》。采取了Note不动,判定线动的方式,玩家需要在红线扫到的时机点击音符。此时的感应屏还只有红外线机制,精度和延迟相对都要差不少,但为触屏玩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发者找到了音游最简单的操作模式。

《Technika》:解决了触屏与视野遮挡的冲突

如今我们在手机平台看到音游从小众游戏变成一个游戏大类,无论是传统下落式还是滚屏式,抑或是《Phigros》和《Arcaea》这样兼而有之的类型,本质上都已经变成了同一种玩法,玩家不需要对谱面进行再编译,只需指哪点哪,就可以完成一次判定,区别只在于同屏出现的信息密度。信息密度同时决定了入门门槛,也控制着关卡设计的难度梯度,当连续输入的快感逐渐麻痹,音游就不免变得千篇一律。

音游的每次进步都是来源于操作方式的变革,眼下可见的全新乐趣来源于VR游戏和体感操作,但由于设备的普及困难,短期内接班手游希望渺茫。不过从本质上讲,体感要素也没能将操作简化,触屏音游成为了一种极致的设计,脱离了未来的发展,音游是否会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进入盛极而衰,音游又如何在操作方式被锁死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接下来笔者将会在后续的文章中,从谱面设计和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解析一些较有想法的音游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