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学音乐为什么必须懂乐理?
喜欢音乐的人很多,但搞音乐的人很少。什么是搞音乐的人?主要包括声乐(唱歌)、器乐、作曲这几个方面。
如果有良好家庭环境,比如音乐世家,从小就会练下童子功,对于复杂的钢琴和小提琴等非常有必要。相对性的,复杂的乐理也会慢慢掌握。
而没有这种环境的,就只能通过后天学习识谱。学会识谱之后,就打开了通往音乐世界的第一扇门。
国内常用的简谱,非常适合入门用,简谱唱多了,五线谱就不仅容易学,也容易化解了。
五线谱涉及纯音乐的东西更多,比如升降号和音程、和弦。
所有这些,在一架钢琴上可以全部完成。
但钢琴的音色毕竟不够,有时需要电子键盘,或管弦乐、吉他、贝斯、架子鼓来完成。如果是传统音乐,古筝、琵琶、二胡也可以通过五线谱配搭。
因此,乐理是通往音乐世界的钥匙,也是音乐世界的语言。通过后天学习感悟也可以掌握。
入门阶段建议:
第一、在唱每首歌的时候,研究其节奏和律动。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感是培养音乐素养的第一步。开始可能枯燥,但慢慢的你会注意到不同节奏的细微区别,以及在乐谱上表现的不同。这样,在看到谱子的时候,对节奏是第一个熟悉的。
第二、开始学习一种乐器,一把铃圈也好。音乐是耳朵的盛宴,在唱好之前,耳朵的听觉要敏锐,知道什么声音合在一起美。
第三、通过乐器深化乐理,进而对五线谱有更深入的掌握。慢慢的,甚至可以写下一段旋律。
通过以上步骤,看似枯燥的乐理和音乐形成良性互动,乐感提高,持之以恒,熏陶时间久了,音乐敏锐度和气质也就有了。这时你才是真正音乐人。总之,乐理虽难,需要反刍,时间是最好的武器。只要你拥抱音乐,音乐总会对你笑脸相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