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老人晚年最大的不幸,是无奈地面对一个放不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3/5/3

原创/静月荷

导语:

都说,老人晚年要想幸福,得有三个条件:一笔养老钱,一个温暖的小窝,一个知冷知热的老伴。

现实中,影响老人晚年幸福的因素很多。不光要有上面那三个条件,还要有让老人感到欣慰和骄傲的儿女。他们不仅拥有独立的人格、在精神上乃至经济上都不依赖老人,而且,他们有自己的事业、幸福的家庭和健康成长的儿女。

事实上,只有儿女们日子过得舒心,老人才不用过多的牵挂他们,也才能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好。

网络图片

01幸福的儿女,才是老人晚年的依靠

有人说,把孩子培养得太优秀,实则是在给国家培养人才,对父母来说,就享受不到儿女的关爱了。

放眼看去,各行各业高尖端人才,他们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不是在实验室忙碌,就是在世界各地跑,很难有大块时间守在父母身边。但作为他们的父母,心里却是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80年代中期考上清华的一名高材生,父母是再普通不过的一般工人。在那个年代,儿子考上清华,自然让许多人羡慕。

儿子毕业后,分到石油部工作。那时,孩子常年在外地,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有时春节赶上有任务,只能打电话给父母送祝福。

时间一长,父母也习惯了儿子不在身边的岁月。再后来,儿子结婚、生子,父母都没怎么操心。

直到孙子都三岁多了,春节期间,儿子才带着媳妇一家三口回家看望老人。

网络图片

邻居们都知道老李家出了一个博士,那可是国家的人才。事实上,那个年代的人,都是以事业为重、并不看重个人得失。

再后来,儿子事业越做越大,出国成了家常便饭。三天两头飞机来飞机去,俨然成为一个大忙人。

尽管儿子事业有成,但他从没有忘记老家的父母。人虽不能常回到父母身边尽孝,但可以用其他方式弥补内心的缺憾。

他在老家给父母买了房子,家里雇了保姆。让老人衣食无忧,安享晚年快乐时光。

如今,乘着父母身体还硬朗,每年冬天他都会接父母到海南过春节。直到来年春暖花开了,才送老人回老家。

网络图片

每年,儿子还会抽时间带父母旅游。国内、国外一路走过,父母也算是开了眼界,更能理解儿子工作的不易。

这无不引来身边邻居们赞赏的目光,那孩子也成了别人眼里学习的榜样。

02孩子日子过得艰辛,老人晚年有何幸福可言

曾经有人说,我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将来只要有一技之长,能吃饱饭就可以了。可事实上,孩子真要是这样,父母未必会感到幸福。

虎子的父母当初就是这样想的,打小儿子就不爱学习,一看书就想睡觉。

父母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良好的基因,儿子不爱学习也在情理之中。于是,不再逼儿子学习,只要儿子能快乐成长就行。

下岗后的父母在小区里开了家包子店,平时忙着做生意,对孩子也疏于了管理。一晃儿子小学、中学毕业了,高中也只是混了个文凭。

当时,高中毕业的儿子年龄还太小,父母只好让他上技校。可儿子对工厂工作不满意,说是工厂里没有好看的女孩,将来都找不到女朋友。

可总得给儿子找个正经事做才行,父母合计,让儿子再学点其他的技能。

儿子说,喜欢开车。想着考个驾照,将来在城里开出租也不错,父母同意了。

驾照有了,车也买了。儿子总算可以稳定下来了。下一步,就是好好攒钱,给儿子娶媳妇。

网络图片

父母包子店的营业时间又延长了,晚上八点才关门。早上五点就起床,和面、剁馅、包包子,要赶在7点之前,第一锅包子出笼。

父母每天辛辛苦苦,日子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三年。儿子开出租也算走上了正道,一家人正走在向通往幸福的路上。

眼看儿子到了谈婚的年龄,父母拿出积蓄给儿子买了套房子,贷款每月还是由父母还。

儿子开出租挣的钱,父母也让他自己存着,将来结婚用。

媳妇终于见了公婆,两家也都满意。就在婚期都定下来的时候,女方家里要20万彩礼。这可把老两口难为住了,他们给儿子买了房以后,还要每月还房贷,手里已经没有积蓄了。

可不给彩礼婚就结不了,给老两口急得嘴里长泡。没办法,老人商量,把给自己买的养老保险退了,再到别处凑了点钱,最后筹够20万,把彩礼给了女方。

父母咬牙,总算给儿子把婚礼给办了,想着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他们老两口也该松口气了。

网络图片

几年后,小孙子出生了,当婆婆的哪能不管啊。为了带孙子,老两口商量着把开了多年的包子店关了。

孙子二岁多了,老两口也把手头积蓄都花光了,就想让儿子每月给他俩点生活费。儿子倒没说什么,媳妇心里不乐意了。

他俩挣得钱也不多,还要存钱给儿子将来上学用,如果每月再给婆婆他们一些钱,就没有可以存的钱,将来孩子上学怎么办?

丈夫说,每天我多跑几趟车就出来了,父母也花不了多少钱。况且,父母给我们带孩子,从来也没给过他们钱。

就这样,人老了越活越没有尊严,花钱得伸手管儿子要。可这又该怨谁呢?儿子没有把学上出来,只能挣辛苦钱。儿子条件不高,自然也找不到条件好的女孩。

一个司机,一个超市收银员,随时都会被人替代的工作,哪有什么竞争优势。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是常态。他俩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陪儿子。

如果不是老人帮忙,他们可能连孩子都养不活。哪还有精力顾及老人晚年过的开心不开心?

网络图片

03老人晚年最大的不幸,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了“巨婴”

都说,老人晚年要想幸福,不仅要有钱,而且还要有一个好身体,这话不假。然而,如果仅有这两条还是不够的,如果孩子的人生不精彩,父母晚年照样不会幸福。

林芳和丈夫都是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好,收入也稳定。后来,有了儿子,一家人生活和和美美,让许多人羡慕。

小时候,儿子很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可就是没有长性。今天学画画,明天学乐器,后天又喜欢上架子鼓。

母亲觉得儿子还小,多尝试一些东西也好。可转眼,初中毕业了,眼看就要高考了。

儿子一会要考艺校,一会要考美院。末了,还是参加了普通高考。成绩不理想,仅够二本线。

网络图片

无奈,报了一所省属高校。大学里,儿子还是不省心,每学期都挂科,说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要调剂专业。

都大三了,儿子还是没有定下来。最后,直到毕业前夕,才算把所挂科目都过了。

可是,本应在大学期间完成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他考了几次,几次都没有过。

大学四年,儿子就以这样的成绩毕业了。母亲很想让儿子吃吃苦头,让他自己独立生活。可最后,母亲还是下不了狠心。

刚毕业,找工作要花钱,母亲每月给儿子继续打生活费。工作找到后,还要租房子。

一开始儿子就租了每月元的公寓楼,母亲本想好好训训他:还没有挣到钱,为何要租那么贵的房子?

可母亲怕儿子一个人在外面闯生活艰难,每月也挣不到多少钱,住好点也没什么。就提出每月房租由她来出。

网络图片

可几个月后,儿子把工作辞掉了。说是工作太辛苦,还不挣钱。

一晃几个月又过去了,儿子还在不停地找工作。没有找到工作,生活没着落,母亲又开始每月给儿子打生活费。

大半年时间,就这样混过去了,上班天数还没有在家的天数多。

春节回家,母亲本想让儿子回父母所在的城市,谋一份工作。这样,还可以把租房子的钱省了。

儿子不同意,提出想学传媒,说对动漫设计感兴趣。在儿子的要求下,父母妥协了,觉得儿子可能就是不适合现在的专业,趁早换换也好。

于是,三万元的培训费,母亲二话没说,又打给了儿子。

一年后,儿子总算毕业了。母亲心想,儿子现在不可能再提什么要求了吧。

网络图片

毕业后,儿子信心百倍,觉得自己可以大显身手了。可是,他太高估自己了。一个半路出家,学了一年传媒的他,怎能与本科学了四年的他人相比呢?

尽管他有悟性,但功底不扎实。忙乎了大半年,他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气之下,把老伴给炒了。

他觉得自己很有个性,敢于向权威挑战。母亲知道后,差点气晕过去。

这就是她悉心呵护,生怕儿子受一点委屈,处处替儿子着想的结果。母亲感到自己教育儿子很失败。

父亲却没觉得什么,不喜欢就不做好了,儿子总能找到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今,儿子大学毕业都已经三年了,还在空中飘着,没有落地。

这期间,母亲觉得反正儿子又不想回本地,那就在他喜欢的城市给他买房好了。毕竟,每年几万元的房租也不是个小数。

买了房子,儿子也许就能静下心来,从长计议了。

没错,房子的贷款当然是由父母代还。年初疫情期间,儿子单位打电话,让他回公司上班。

未来图片

可儿子觉得不安全,宁肯待在出租屋里,每天守着电脑玩,也不去上班。再后来,公司开除了他。

目前,儿子口口声声对母亲说,他要抓紧找工作。而实际情况却是,经常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