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用艺术传递爱和温暖,星海音乐厅举办音乐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3/9/8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符畅

通讯员星海音乐厅

图片/李乐为星海音乐厅

近期走进星海音乐厅的观众,总能在观演间隙,在音乐厅的不同角落邂逅惊喜。一场由星海音乐厅、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主办的“音乐陪伴融合画展”,呈现了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青少年们:孤独症孩子、智力障碍、病患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画作以及他们心中的音乐。70幅绘画及手工作品分别陈列于音乐厅多个公共空间,演出间歇,观众可以漫步其中体验沉浸式观展,还可以扫码与小画家们互动。

6月19日,跟随策展人木木的“爱心导赏”,八家参展学校及公益机构代表、参展青少儿作者代表和媒体记者共同参观了展览,走进作品背后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去发现一个个丰富的、独一无二的“星球”。导赏活动之后,大家共同欣赏了由广州交响乐团与星海音乐厅共同主办、著名指挥家张国勇讲解和执棒的“周日音乐下午茶”普及音乐会。

70幅参展作品无数个暖心瞬间

“音乐陪伴融合画展”由星海音乐厅、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主办,巴士学园心理服务志愿队、陈树人纪念馆、广州市海珠区碧心公益服务中心、广州市海珠区东风村第二小学、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冯村初级中学、广州市南沙区启慧学校、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隐艺术八家公益机构与学校作为参展支持单位。这个公益画展自6月1日起至7月31日在星海音乐厅面向广大观众开放,展出特需孩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音乐陪伴计划”帮扶和支持的青少年儿童所创作的画作。

本次展出的画作以音乐陪伴计划口号“音乐的世界里,不孤单”为主题进行开放式创作。在孩子们的作品里,“音乐”有时是一件乐器,有时是一串音符,有时是形状各异的线条和重叠的色块,展现了青少儿画家们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

参展的小作者中,大病康复儿童映儿年仅7岁,却已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考验。她刚满4岁突然患病,经历化疗和移植,如今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上学。病榻上的时光,音乐和绘画,陪伴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这次参加画展的作品《小丑欢乐多》,呈现了映儿内心渴望传达的欢乐之声。

油画《雪村》《夕暮》,一冷一暖,展现了孤独症青年森友丰富的感知力和绘画表现力。自小由奶奶带大的森友十分乐观、豁达,在“与时俱进”的奶奶影响下,森友不断学习,画得一手好画,考了钢琴十级,还热衷健身。今年,通过爱心企业的支持,森友成功就业,不仅有了一定的收入,还可以靠自己的能力逐步融入社会。

参展作品《我们从小爱音乐》的作者杜依熳,是音乐陪伴计划定点结对学校——海珠区东风村第二小学的学生,这所学校的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9岁的依熳爱绘画、爱舞蹈、爱音乐,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今年入选了“音乐陪伴计划·合唱课程”,经过培训后登上了星海音乐厅的梦想舞台参加演出。在她的作品中,寄托着长大以后考取音乐学院、用音乐带给人们快乐的梦想。

70幅作品,呈现了70个有着不同经历和背景的青少年儿童与音乐、艺术相遇相知的故事。这些作品让社会大众得以透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走进这些孩子们的世界,聆听他们的心声和故事。

音乐与绘画,沟通心灵的桥梁

音乐,一种无国界的语言;绘画,洞察心灵世界的一扇窗户。它们都简单而直接,纯粹而富有力量。两种艺术在为特需青少年儿童带来美和愉悦的同时,也支持着他们能力的发展。

“音乐和绘画让孩子的性格得到完善,情绪也获得释放,而且他自己能用艺术填满自己的时间,提高自主性。”参展特需孩子迦南的妈妈对于孩子的稳定成长和自立非常满意。迦南两岁多时被确诊为孤独症,目前在特需学校上学的他,除架子鼓外,还学起了钢琴,参加了融合艺术团。迦南妈妈认为,音乐和绘画给迦南带来的是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耐心:“希望以后通过职业高中的培训,他能学到一些就业技能。”

另一名参与画展的特需青年浩浩,他的妈妈很多时候通过画面了解他的状态。妈妈透露,儿子很爱画画,每天妈妈从他的画里了解他一天的学校生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怎么去跟老师沟通,尝试解决问题。

除了各种材质的绘画作品,“音乐陪伴融合画展”还展示了一批五彩缤纷的泥塑作品,作者来自南沙区启慧学校。南沙区启慧学校是“音乐陪伴计划”三所结对学校之一,专业导师定期到学校为孩子和老师们提供音乐疗愈和音乐教育。走进学校的手工室,一眼就能看到不少与音乐相关的作品,而本次的参展作品中,不少也是在平时的活动和疗愈课程中诞生的。这些小手工看起来简单普通,但对于心智障碍人群来说非常难。他们使用超轻粘土进行创作,通过抓、握、捏、搓、按、压、粘等动作,锻炼手脑协调能力,提升认知水平,进而改善情绪、行为等问题。

走进音乐陪伴融合画展走进音乐陪伴计划

据悉,年底,星海音乐厅联合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等机构启动了面向特需青少年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的公益艺术项目——音乐陪伴计划,旨在用音乐陪伴和疗愈孩子心灵,让有特殊需求的青少年群体获得音乐的启蒙和滋养。

这一公益艺术项目启动三年多以来,在“走进音乐厅”系列活动中,一批批从未踏足音乐殿堂的孩子们被请进音乐厅,触摸他们闻所未闻的乐器,享受音乐带给心灵的洗礼,聆听音乐家生动有趣的倾谈;在“走进校园”系列活动中,音乐陪伴计划为在广州的三所定点结对学校——广州市海珠区东风村第二小学、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冯村初级中学、广州市南沙区启慧学校,送去专业的音乐教育。不拘一格、打破常规的音乐课程走进城中村的小学、远离市中心的乡镇中学、为特需少儿开办的特殊学校,来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特需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身边。腼腆的孩子慢慢走上舞台,孤独的心灵获得成长的力量,紧锁着眉头的妈妈卸下疲惫,亲子的隔阂在音乐和游戏中融化……据统计,音乐陪伴计划启动以来,累计人次的青少年群体及其家庭从中受惠。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陈倩

校对

周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