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家长这样纠正孩子的问题,会破坏孩子的兴趣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4/12/26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xxzywj.com/m/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都有所长。孩子不但要学习成绩好,还要有才艺,比如琴、棋、书、画,总得要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然而,不管是学习语、数、外,还是学习各种才艺,都需要孩子有兴趣才能把它学好。特别是对于稍微小一点的孩子而言,他们学什么东西,全凭兴趣爱好,如果他真的不愿意学的东西,你就算每天逼着他,他也完全学不好。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个男生,听课好像很认真,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能按时交,看起来很用功的样子,完全是老师的乖学生。但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班上倒数一、二。当时我们都很纳闷,为什么这同学认真的学习,还能成绩那么差?现在想起来突然明白,这位同学表明上是认真听课,可他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上课应该都是在神游把!

不仅仅小孩学东西是靠兴趣,其实我们大人也是如此,当我们看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我们会反复的看,而且会把书里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并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些不了解的知识点,还会去找资料弄清楚。如果我们看一本自己不喜欢的书,我们根本不会想看下去,即使是为了工作要学习它,也只是把表明上的文字看一遍,不会过多的分析和思考。这就是人的本性,只会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感兴趣。

曾经听不少家长说过这个现象,孩子这段时间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可过段时间又对其他东西感兴趣了,有点三心二意,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下来,这种现象让家长很担忧。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家长有没有想过自己教育下的问题,我们都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都是完全相同的,在长大以后才会有各种不同的性格,是后天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所塑造出来的。所以说,孩子的变化是父母一手造成的,父母的一些不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破坏了孩子的兴趣。

这三种家长纠正孩子问题的方式,会破坏孩子的兴趣

1、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大声呵斥孩子

有很多父母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虽然孩子强烈要求宝,但作为家长还是会很犹豫。并不是因为报兴趣班要花多少钱,而是考虑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如果孩子坚持不下来,就是浪费钱了。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说,孩子在一开始特别喜欢架子鼓,一直要求爸妈给他报兴趣班,但是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不爱学了,后面都是逼着他去学的。这让父母好困惑,为什么一开始孩子那么喜欢?但学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突然就不愿意学了呢?大部分父母会认为孩子是因为过了新鲜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想学了。真的是这样吗?

有一次去给孩子选英语培训班的时候,那里的培训老师给我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培训班中有一个小男孩叫浩浩,刚开始上英语班的时候,浩浩特别开心,每次来上英语课的时候,都到的特别早。从家出门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妈妈催促,而是他每次都是催妈妈要早点出门。浩浩上课的表现特别好,老师也很喜欢他,每次老师留的课后作业,浩浩都完成的特别好,完全不用老师和浩浩妈妈操心。

但是,突然有一天,浩浩就不愿意上英语课了,要去上课之前在家里老是磨叽不出门,即使到了培训中心,也不愿意进去,连哄带骗进了教室,上课的积极度也明显下降。这让浩浩妈妈很担心,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实在没办法,浩浩妈妈只能找培训班的老师咨询,问孩子是不是在培训中心遇到了什么事情?培训老师知道这件事情后,就找浩浩谈心,经过老师的了解才知道浩浩不想上学是因为有一次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妈妈批评了浩浩,还说浩浩怎么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都不会。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浩浩妈妈非常后悔,并且浩浩妈妈还给浩浩道了歉。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之后,浩浩妈妈和培训老师都积极的去引导浩浩,通过大概两三个月的时间,浩浩才开始慢慢的又喜欢上英语。

其实,浩浩妈妈的这种错误的育儿方式,很多父母都做过。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总是习惯批评孩子,“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你怎么那么笨!”“你看看小明,人家每次都考满分,你怎么就只考70分!”……中国的家长,总喜欢用这种贬低或者比较的方式教育孩子,却不知道这样的方式,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让孩子认定自己就是笨,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

2、盲目纠正孩子的错误

曾经听很多妈妈抱怨,说自家孩子玩画笔的时候总是把墙、被子、衣服都画的脏兮兮的,明明家里有画板,也给他准备了画画的小本子,但是他就喜欢到处画,墙上、被子,桌子、玩具上面都画的乱七八糟,很多妈妈看到这样就会很生气,会严厉的被批评孩子。

婷婷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她一直很喜欢画画,一开始她妈妈怕她到处乱画,就没有给她画笔。随着婷婷越来越大,在婷婷一再要求,婷婷妈妈终于妥协了。不过买画笔之前,妈妈已经跟婷婷约定好了,只能在画板上或者本子上画,不能在衣服、墙、被子等其他地方画。婷婷妈妈给婷婷买了画笔,还给她买了一些画画的书,为的就是避免婷婷到处乱涂乱画。不过,婷婷做的一直很好,她每次都是在书上画,有时候也会让爸爸妈妈帮忙画,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画画。妈妈给婷婷买的书是填充颜色的书,婷婷每次能能根据书上的例子,找到对应的颜色,而且你每次都能把画填充都很不错。

有一次,婷婷在给一个苹果填充颜色的时候,把颜色画在了苹果外面,婷婷妈妈看见了,开始纠正婷婷,但是婷婷可能是玩的太开心了,并没有把妈妈的话听进去,而继续在画本上乱画。婷婷妈妈看到婷婷不听自己的话,生气了,就大声呵斥婷婷,并不让婷婷再画。婷婷看到妈妈的举动,吓哭了。一段时间以后,妈妈发现婷婷回到家后再也不找画笔了,有一次妈妈试探性的问婷婷,玩画笔吗?婷婷也是摇摇头。

对于小孩子,他们在玩耍的时候,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他们可能会玩泥巴、扔石头,甚至在土坡上滑上滑下,然而对于父母来说,这些玩耍的方式会把衣服弄得特别脏,所以很多时候,作为家长是不会允许孩子这样玩耍的。然而,这却是孩子的兴趣所在,而且孩子能从这些玩耍中找到快乐,甚至学到东西。所以,作为父母,不应该太限制孩子的自由,只要没有危险,不会出现原则性问题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自由玩耍。

3、不给予孩子选择的自由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比如画画的时候,明明苹果是红色,但是孩子可能就把它涂成了黑色,涂完之后她会很开心。在我们大人看来,把苹果画成黑色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平时见到的苹果明明是红的,怎么就变成黑色的苹果呢?在这个时候,很多大人都会纠正孩子,说这样子是不对的,苹果应该是红色而不是黑色。但是这样子的纠正孩子,对吗?

军军是一个爱爱玩积木的小男孩,不管是乐高积木还是木质积木,他都特别喜欢,有时候他可以一个人安静的玩一两个小时。有一次,军军的爸爸出差回家,军军就让爸爸陪他一起玩积木,并且他要求爸爸给他搭个漂亮的小房子。在房子拼到一半的时候,军军要爸爸其中的一个门换成窗户,但是爸爸觉得,那如果把这个门也换成窗户的话,那这个房子就没有门了,爸爸觉得房子是必须有门的,不然就不叫房子了。爸爸告诉军军房子没有门是错误的,但军军不同意。为了一扇门,父子俩争执了起来,并都坚持各自的想法。最后,军军生气了,把积木扔在了地上,不玩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孩子的世界很奇妙,他们的想法很奇特,甚至天马行空,在我们看来完全没有逻辑,或者不符合常理的,但是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对的。作为家长,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认识一些东西,但是不能去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应该更多地尊重孩子的想法,聆听孩子的意见。

在教育孩子时,你犯过上面的3个错误吗?你觉得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你还遇到了什么问题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