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后台很多网友留言,问及,什么是木鱼?
和尚为什么要敲木鱼?
在家修佛可不可以敲木鱼?
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我认为有必要和大家普及一些佛教常识。可别小瞧了木鱼这件小小的法器,这里面有不少美丽的说道。
木鱼的传说
尽管佛教是我国主流的宗教之一,在我国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8年所建造的白马寺。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佛教还是非常陌生的,大多数人也都只停留在表面的一些常识。
相传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归来时,途经蜀地遇一长者,到他的家里化斋。长者刚好买回一条大鱼,在剖鱼的时候,从鱼腹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儿。才得知儿子被后妈丢扔进河里,被一条大鱼吞食。
玄奘大师说:这正是你的儿子把持佛律不杀戒的因果报应,所以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问:那怎么报答鱼恩呢?
玄奘大师说:用木雕成鱼形,悬挂在佛寺中,每逢斋饭时敲击,以此可报大鱼之德。据说,这就是中国佛寺中使用木鱼的由来。
传说终归是传说,故事不过是故事,关于木鱼的佛教常识还是有必要做一系统了解的。
木鱼有一大一小
通常在寺庙我们可以看到和尚一边诵经一边敲着木鱼,却不知道木鱼到底在修佛中起着什么作用。的确,木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器,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僧侣诵经时敲得圆鱼形木鱼。
有网友问我,是不是木鱼的大小和僧侣的修行程度有关,道行高的敲大一点的木鱼,小和尚只能敲小木鱼。这些当然都是无稽之谈。木鱼有大有小,大的木鱼通常放置在佛殿,小的木鱼一般放在佛案。
既然是木鱼,当然是用木头制成,而且要选用上等的硬木,中间挖空,和尚诵经时用木锤敲击它,便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尤其是晚上,四周漆黑,若是响起敲钟声或者僧人敲击木鱼声,顿时觉得异常肃穆,有直击心灵的感受。
还有一种木鱼大家不太常见,下次去寺庙或者参佛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悬挂在寺院斋堂附近,一般是挂在屋檐下,像一条大鱼,也是扁平而中空,又称为“鱼梆”,敲击声十分响亮。
这种形状的木鱼一般不用来诵经敲节奏,而是通知僧众吃斋饭的信号用的。悬挂的时候,也有讲究,一般都是吊在庑廊的木梁下,按佛门规矩,寺院里只许鱼头朝寺内方向,只有十方丛林方可鱼头朝外。
敲的是木鱼,警醒的是人心
有人又问了,那敲木鱼的节奏是不是专门有规定?否则,小小的木鱼到了孩童的手里,也能敲出架子鼓的节奏来。
1.精进
南怀瑾大师在《金刚经说什么》里面写到:
鱼是昼夜瞪着眼睛的,鱼睡觉就是停在那里不动,休息一下就算睡觉了。所以敲木鱼是效法鱼的精神,昼夜努力不停。
我曾经在一个鱼梆上看到一行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珍惜光阴,时不待人。生活也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幸福和目标奋斗努力着,只有珍惜时间、努力用功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收获顺遂幸福的生活。
2.警惕
深处物欲横流的世界,要想守住初心是非常不容易的。每个人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贪嗔痴,有着七情六欲,为此我们的心经常处在妄念里,幻想、白日梦,一些不切实际的情境。
这木鱼一敲,会给我们警惕,可以把那些私心杂念去除掉,叫你不可想入非非。有时候,一槌磬声、一记钟声、一棒鼓声、一槌木鱼,就是在这么一个声音下,一个警惕,人就幡然大悟了。
3.统一
寺庙里有很多僧侣,在诵经的时候,你念得快、他念得慢,有人甚至嘴动心不动,念得七零八落、参差不齐,不仅不好听,也会让诵经的人不能专心。
这时候,敲木鱼的声音响起,大家就有了节奏。随着木鱼的节拍进行,一样的快慢,诵经的声音,就会变得悦耳好听,让人仿佛置身在另一个清净世界,不由自主放下许多杂念,心也变得通透起来。
4.摄心
曾有高僧告诉我:
世间万物就是木鱼头,人的心就是那木鱼棰,敲木鱼的时候就是把这颗动荡不停的心安住在木鱼的声音上,让心不要往别处乱跑,那声音就有了震摄心魄的作用。
一个人如果修不好心念,那敲木鱼也不过是形式,而善法的养成,正是在木鱼和其敲打的声音中啊!
明白了木鱼的来由和作用,你也就懂得了小小木鱼的佛法精髓,无论是倾听木鱼声,还是自己诵经时敲木鱼,相信都会起到鞭策自己、潜心修行的作用——
在不急不缓、富有节奏的敲木鱼声中,带着一颗初心学习领悟佛陀的智慧,让自己成为积德行善、功德圆满的人。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居士每天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