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福禄中华五别开生面的葫芦艺术主题音乐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3/7/26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9.html

编者按:

年10月13日晚,由扈鲁教授策划创意、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表演的一场精彩纷呈的葫芦艺术主题音乐会在音乐厅上演。整场音乐会以舞蹈、乐器、演唱等方式,集中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葫芦乐器和图腾符号,展现丰富多彩的葫芦文化。现将音乐会的精彩镜头以图片形式陆续向大家呈现,共同回味那美轮美奂的高光时刻。

00:18

节目八(画外音):

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月”。自称“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是彝族青年男女社交娱乐的一种形式。他(她)们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今天展示的乐器表演,将以轻快的节奏配以葫芦马林巴木琴、葫芦架子鼓、两架现代马林巴琴,展示出彝族青年的幸福生活。

请欣赏:非洲马林巴乐器等合奏《阿细跳月》

器乐指导:徐梦溪

演奏者:吕璐、陈思鹍、乔凤鑫、张峰宁、费博扬、

焦羿博

节目九(画外音):

巴西战士当御敌,

勇士十人不可羁。

飓风翻海驱潮势,

战鼓轰天震地声。

巴西战舞又叫卡波耶拉,是16世纪时由巴西的奴隶反抗殖民者所发展出的一种介于艺术与武术之间的独特舞蹈。被认为是巴西最重要的本土文化象征与国技之一。

今天展示的Berimbau(贝林报、百灵宝)是一种传统的巴西打击葫芦乐器,也是巴西战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伴奏乐器,它通过击打钢弦使其震动发声,并由腹部的葫芦器控制放大或缩小发出呜呜的声音。

请欣赏:巴西卡波耶拉《巴西战舞》

编导:张雷

表演者:张凡、刘庆钰、丁鑫、王建松、陶新雨、王唯义、

夏启航、邵柳霖

摄影:陈瑞泉、董少伟、冷炳豪、姜波、王中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