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架子鼓 >> 架子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教育部出台公告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一次

来源:架子鼓 时间:2024/8/9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金震郝春梅

  “双减”之下推动学生减负,学科类培训机构得到有效监管,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也概莫能外。近日,教育部等三部门出台公告,加强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防范培训质量不高、价格肆意上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记者走访多家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探访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开课情况。

学科类培训有了“紧箍咒”

非学科类培训一样要监管

  自打“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联动,致力于义务教育减负增效,而围绕校外培训的系列组合拳,也为学科类培训戴上“紧箍咒”。一时之间,不少学科培训机构转型或摘牌,甚至转换赛道进入非学科领域。教育部数据显示,截止到年底,学科类培训线下与线上机构压减率分别为91.5%和87.07%,培训机构扩张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

  近日,教育部又出台了具体公告,要求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其中要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应当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收费应当实行明码标价,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不得以非学科类培训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就非学科培训的预收费,要求全部进入本机构收费专用账户,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

  “学科类培训的监管见到效果,类似艺术、体育类培训,同样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在为孩子报培训班的过程中,这是学生家长李女士的感觉。她表示,报班就得综合考虑机构资质、培训质量、师资稳定等,还得防范培训机构卷钱跑路,加强监管也是势在必行。如今,教育部出台了相应文件,让她觉得这会是一颗定心丸,推动非学科培训越来越规范。

非学科培训渐渐“火”起来

上课时间多从周中调至周末

  自从“双减”政策发布,有关培训的话题便成热点。3月日下午6时许,记者在市南区一家机构看到,在一间教室内坐着多名学生,正跟着老师进行儿童素养课,家长则在休息区安静地等着放学。这家机构主要从事美术、书法、舞蹈培训,学员人数在名左右。其负责人告诉记者,“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周一至周五来培训班的现象减少,多数学员都调整了集中上课时间,让周六周日成艺术培训主战场。

  “应该说,自从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对非学科培训有些促进,但类似我们这样的培训,报名人数增加也不算明显。”在她看来,少儿艺术培训有自己的行业特色,以幼儿园和一二年级学生较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发展兴趣和特长。但随着年龄和年级提升,学业压力也在逐步提升,除非有兴趣浓厚、坚持下来或未来规划,少见有家长临时转入。但从她与家长交流情况看,较多的家长在政策影响之下,为孩子增加了体育类培训。

  “双减”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体育类培训正渐渐地火起来。一位从事篮球培训六年的王教练说,明显感觉咨询和报名的人数增多,而且家长越来越意识到体育的重要,主动推动孩子参与进体育锻炼当中。目前,他一周下来有八九节篮球课,一个篮球班差不多在10人左右,从五六岁的孩子到初三学生均有,到了周末就成了最忙碌的时间,“培训机构监管越来越严格,我们资金也会受到监管,让参加培训的家长更安心了。”

倒逼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还有机构以优惠吸引长付费

  “政策对培训机构有明确要求,作为从事非学科类的培训机构,我们都是按照要求收费,时间跨度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在市南区从事美术、书法、舞蹈培训的该机构负责人说,他们每课时收费在90元至元,在行业内处于比较中等的价位,现在都是按照季度方式来收取。以往可以按照一整年收费时,为吸引家长尽可能长付费,他们还会推出一些打折活动,现在这种打折力度已经不大了。

  在她看来,教育部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在为孩子报班时更加放心。而对于非学科培训机构而言,其实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以前以整年方式来收费,也就把学生固定在了机构。现在采取季度收费之后,价格相对固定下来,不用在这方面计较太多。但想要留住自己的学生,就倒逼机构不断优化课程,一门心思提升服务质量,避免学员因培训质量差而流失。”

  当然,记者在采访家长的过程中发现,也有个别非学科培训机构存在资质不全,或者依然引导家长进行长付费,承诺在学费上给予一定优惠。家住在市南区的一位家长说,她为儿子报了画画、架子鼓、编程、高尔夫和篮球等兴趣班,原来还报名过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因老板跑路给自己造成了一笔损失后,在给孩子报班时就变得谨慎了许多。架子鼓和编程是新近报名的,当时,有机构提供三个月、半年和一年的付费方式,但一年期会相对便宜一些,综合计算下来还是选择了一年期。

保障培训质量和教育质量

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教育部出台政策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目的之一在于有效防范培训质量不高、价格肆意上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保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业发展。记者了解到,青岛也在积极稳妥开展非学科培训治理工作,开展办学许可证公示试点,增加新批准的非学科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公示内容,标注不得收费超过三个月,提醒家长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和缴纳学费。

  目前,青岛已经建立推广山东省首家民办教育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实施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预收费管理,90%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平台管理。严查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机构使用规范合同率达98%以上。制定培训机构治理负面清单,梳理不得开展学科培训等禁止性条款50条,为培训机构办学划清了底线。落实“双减”政策截至1月份数据显示,青岛全面开展证照不全机构检查,共查处证照不全培训机构处,取缔8处,纳入黑名单67处。

  “青岛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发展比较好,尤其在双减政策推出之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全面发展的需求。”青岛市家校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青岛市素质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孙增信认为,教育部出台政策规范机构行为,目的在于规范行业发展,进一步解决以往机构存在的资质不全、收费不合理、课程质量不高等问题,进而保障培训质量和教育质量。在这个规范化的过程中,让问题机构退出培训市场,优质机构更好地发挥作用,最终让孩子得到安全、高质量的教育。

家长盼规范非学科培训管理

半岛也在积极行动贡献力量

  对于新发布的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幼儿家长王女士表示,自己也看到了,“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看到了那一句: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王女士说,感觉这种情况目前已经比较少了,“非学科类培训,主要是各类兴趣特长的培养,这些课程一般都是一周上一次,一年一共不到60个周,哪怕收一年的钱,都不超过60节课”,王女士举例,自己给孩子报的画画课,一年收一次,一共六千元,主持课一年收一次,也将近六千,“外教英语因为一周上两次,也就是四个课时,所以按照季度收费,当然我觉得,如果家长自己愿意一下子交一年,机构应该不会不同意吧”。

  不过,王女士表示,确实听部分机构提到过,说是需要专门办一张银行卡,用于存放收取的学费,上一次课扣一次课的钱,相当于这笔资金就被监管起来了,“这是好事,总不至于被机构提前挪用,结果干不下去了卷款跑路,让家长感觉更安心了”。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则告诉记者,陪伴孩子发展非学科兴趣的这几年,她见识了很多机构的开门关门,“我们班就有好几个家长因为以前上课的地方关门了,被安排到了别家,地方不能挑,师资也很难把握,还是希望有更规范的管理和要求,可以让培训市场更好地发展下去”。刘女士表示,因为对学科类培训的严管,效果显著,非学科类培训也更“火”了一些,但对于这部分机构的资质   选择放心可靠、课程质量高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这是太多家长在为孩子报名时的共同心声,而半岛都市报也正在为此积极贡献力量。据悉,半岛都市报组织年青岛市艺术教育机构先进集体评选,遴选引领培训行业主流发展方向、品牌形象良好、专业水平显著、市场业绩突出的优秀教育机构评选出“年青岛市艺术教育家长最信赖学校”“年青岛市艺术教育优质学校”及“年青岛市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学校”,希望为家长在选择机构时提供一定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