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杂谈]买耳机,首先看的是什么?J2台想起读高中的时候跟一个女同学(不要想歪)说过要攒钱买耳机,女同学第一反应就是“你是不是要买某B品牌的重低音款”?!似乎在大众认知中,买耳机就一定要“低音劲(猛)”。直到之前一段时间,J2台在逛贴吧的时候还看到网友清一色点评某款耳机够“劲”,当然这里说的是不是“低音劲”就不太清楚了。
苹果AirPods2电商价格
为什么大家买耳机会首先留意低音?
这里首先要跟大家阐述一个事实:其实人耳对高低频的感知并不是很敏感,试着想想,我们在平常听到的大部分声音都是集中在几百赫兹到1KHz的中频(比如动物吼叫、人声和乐器声等等),而不是-Hz的中低频和20-Hz之间份的低频音,就不难理解低频为什么不那么容易被感知的,出现不多当然不敏感啦。
然而矛盾的是,我们却希望耳机的低音要好。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我们本质上对低频的要求不高,却主观地希望耳机能够演绎出更多的低频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来了解一下人体结构。虽然人耳的听阈是在20-20KHz之间(注意,不是只能感受到这个范围哟),而低频的范围则是在20-Hz之间,属于不那么容易听到的部分,但其实身体的其他部分,例如骨骼,是可以感受到低频的能量感的。同时,为了迎合当下电子舞曲和摇滚乐低频量越来越大的趋势,一些耳机在低频上的调音也变得更加激进,低频的量也会更大。
虽然低频量大了,会让大家觉得更high,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低频就是健康的。怎样才是一个健康的低频?首先,我们要明白低频在音乐整体中是起怎样的作用。
低频的作用有这些
很多人都会用“动次打次”来形容低频,这的确没错。低频会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这是通过力度和弹性来呈现的。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在流行音乐中听到有架子鼓做铺垫。敲击鼓皮产生的节奏性,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律动,进而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歌曲的节奏。
这种节奏感不仅对我们日常的聆听产生影响,而且也对现场表演的歌手和乐手有所帮助。当年J2台在大学时有参与乐队演出,上台之后就是靠抓节奏点防止演唱时掉拍。因此,无论是听音乐还是现场表演,清晰的低频弹性,下潜,回弹,都是相当有必要的。特别是近年EDM盛行,喜欢摇滚乐的群体本来也不少,优秀的低频表现也是很多朋友所期待的。
除了表明音乐的节奏感,低频还能表现出音乐的基本旋律。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低频不就是“动次打次”,还能表现出音乐的基本旋律吗?说到这里,有学过吉他等拨弦乐器的朋友可能会想起“根音”这个名词。任何一个和弦,都有它的根音,根音和旋律音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里举个专业点的科学例子说明。来自西悉尼大学的TomasLenc等人曾经就做过有关“低频与节奏感”的实验。最终结果表明:低音对节奏的神经加工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个体对节奏的神经表征。低音会选择性地增强与节奏和节拍相关频率的神经活动,为诱发感觉运动同步提供了神经基础。简单通俗一点来说:人体会不自然的跟着节奏hi起来。
在这里举一个J2台在测试耳机时常用的例子:周杰伦《叶惠美》专辑中的最后一曲《双刀》,其中的一段间奏就是一段相当漂亮的贝斯独奏。好的耳机能够分辨出贝斯弹奏的旋律,甚至有乐手在自己面前拨弦的感觉。如果耳机的低频只是一味追求量感,那么这段贝斯的旋律就会听的不太清楚。
所以,衡量一款耳机低频好不好,其实是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耳机对音乐低频的弹性,下潜,回弹是否能准确还原;另一方面,耳机是否依然能让人分辨出清晰的音高和频率。要满足这两个需求,除了要看单元的素质之外,和厂商的调音思路都有一定的关系。
低频太强会怎么样?轰头、听久容易累
某些耳机产品,我们带上之后会觉得低音很重,声音发闷,除了低音之外其他的音乐元素都听不大清楚,这就是很多烧友口中的“掩盖效应”:由于声音是一个整体,加上低频对音乐的根音有关联,所以如果耳机的低频量过大,不仅会影响到低频的表达,还会影响到耳机的中频和高频表现。
因此,厂商在设计耳机时,不仅要考虑低频的下潜,还要考虑低频的量感是否会对其它频段,甚至是声音整体和声场造成影响。已经停产的索尼XB头戴耳机系列,就是一款既是“低频轰炸机”,又没有对耳机的中高频产生明显影响的成功耳机产品。
玄学总结:低频是一把双刃剑
在未深入了解低频对声音整体的影响之前,很多朋友可能都会觉得低音只要震撼,有感染力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一个好的低音,不仅要符合上面提到的节奏感和旋律感的要求,而且还要对声音整体起烘托作用,却不破坏整个声音的整体。因此,要选择能演绎出符合自己需求低音的耳机,还是带上自己常用的设备和音乐,试听之后再做决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