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妈妈问我:你家孩子真好,喜欢画画、喜欢音乐、喜欢阅读,每天无论在哪里都看起来快快乐乐、活力充沛的样子。我家孩子怎么就每天懒懒的趴着,没有一点活力呢?
满满的培训班日程表
当我说是不是孩子没有找到他真正的兴趣时?那位妈妈说:他的兴趣是看电视,特别喜欢!每次看电视都是最积极主动的,看的时候都能达到忘我的状态。
我很诧异,但凡真正有自己爱好的孩子,都不会迷恋电视。看电视是一个不需要动手动脑的事情,这不是兴趣,而更像是一种逃避。
那位妈妈一想,真有可能是逃避。孩子现在每天好多兴趣班要上,每天有一堆事情要做:除了学校的作业,还要额外完成架子鼓基本功练习,书法班练习,英语班学习,每周四次的游泳课训练,画画,睡前妈妈还要逼着练练仰卧起坐……
如此满满的日程表,没有一点留白的生活,孩子哪有时间和习惯去停下来思考一下,当然只会迷恋电视,让自己不用动手不用动脑的放空一会。
热情的积极心理学意义
热情是一种对人、事、物和信仰的强烈感情。缺少热情是可怕的,艾默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每个伟大的时刻都是某种热情的胜利”,哲学家海格尔则肯定了热情对人生活的重要性,认为热情是人获得最高成就的必要条件。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拥有热情的人有6个表现:
1.目标导向:不计一切投入,直到把事情做好为止;
2.正面思考:不埋怨不退缩,会克服挫折;
3.接受挑战、愿意冒险
4.分享与影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也会去感染别人;
5.积极主动
6.热爱工作
热情能产生不断创新的活力,它能使人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去完成一项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
保留孩子的热情远重于上多少兴趣班
孩子上不上兴趣班,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孩子天生睡眠少,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学任何东西都能充满着热情的坚持。
而有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更多,喜欢慢一点的节奏,过多的兴趣班对于孩子反而是负担。对于这样的孩子,专注力的灵活性有限,适合让他专心学一个兴趣班就好,不能要求他全面发展。
过多的兴趣班还会降低这类孩子的自信心,正如这位妈妈所说的,孩子遇到比他强一点的,直接不去比就认输了。
所以我认为针对这类懒懒的缺少热情的孩子,明智的做法是和孩子好好谈一谈,问问孩子如果只保留一个兴趣班的话,他会选择哪个!然后就让孩子充满热情的专心学好这一个,直到他能信心满满,积极主动的做事。再让他自己去尝试别的兴趣,让他的自信心可以迁移到别的学习上!
笛卡尔认为热情是一种强烈的内在行为倾向。因而热情是内驱力的基础,是获得幸福、取得成功的基础,为了孩子长远的未来考虑,应该只让孩子上真正有兴趣的兴趣班,给孩子日常生活给多的留白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