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不见,眼前一片漆黑。
但他的世界里,没有“黑暗”。他爱音乐,富有节奏的打击乐“点燃”了他。在黑暗中,他丢下拐杖,摸索前进;在黑暗中,他一遍又一遍反复敲打,成为专业的鼓手;在黑暗中,他读金庸小说,也爱追剧、聊综艺节目;在黑暗中,他“声控”找到真爱;在黑暗中,他学会了爆炒鸡杂,还养了两只狗三只猫……
今天(15日)是第36届国际盲人节,我们走近“黑暗”中的鼓手——王一木。
“黑暗”中的鼓手
忘我,带感的“全世界”
拿起鼓棒,架子鼓上有节奏的敲打,从头到脚,全身合节而动。忘我,带感,那是王一木的“全世界”,无人能扰。虽然看不见,但他凭着声音,感受着台下观众们的热情。
“我以前还有一头蓬松的卷发,打起鼓来,很‘爆炸’,很喜欢那种feel。”今年25岁的王一木,是一名“黑暗”中的鼓手。自出生以来,王一木就是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加黄斑变性。“只有眼角两侧有微弱的光感,眼球正中是一片漆黑。”12日下午,在璧山区的一家音乐酒吧,王一木准时出现。他短寸平头,背着黑色书包,看上去精神帅气。
王一木是这家酒吧的乐队鼓手。每天,他在这里的工作时间从晚上9点半到凌晨1点。在昏暗的灯光下,伴随着节奏,他忘我敲打,前来的顾客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鼓手双眼失明。虽然看不见,但他能从观众的回应、欢呼声中感受到他们的热情。
从出租房打车到酒吧,车停下。无需拐杖,他数着步数穿过大厅,走到架子鼓旁坐下,从书包里拿出电脑,连接WiFi,搜索音乐,好似看得见,丝毫没有障碍。
“不习惯用拐杖,经常走就习惯了。不过,有时候也会摔跤。”从住所到音乐酒吧,王一木常常使用网约车,网上预约成功,给司机打个电话,告知对方自己是盲人,看不见,若到了的话,鸣下喇叭,他就知道该上哪辆车了。
黑暗中的期待
童年盼着乐队演出
“所有的物体在我面前只有模糊的轮廓。”眼前,这个视力残疾盲残一级的男孩如此形容他所看到的世界。
王一木的老家在大足龙水镇,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聊起如何结缘架子鼓,王一木说,那源于童年农村红白喜事乐队的熏陶。在他的童年时期,农村红白喜事举行音乐演出盛行,歌舞表演、锣鼓唢呐好不热闹。“从我记事起,每一场演出都会拖着爷爷带我去看,哪怕走一两个小时山路也不嫌累。”他回忆,童年生活很单调,搭建舞台,乐队来了,总觉得很高大上。
“要是爷爷不带我去,还要地上打滚儿哭闹。”王一木说,最令自己着迷的就是那些乐器,尤其是架子鼓,不过,那时候自己还不知道那乐器叫什么,只是很想去摸一摸。有时候趁着乐队的人中场休息,他一步一挪凑上去,拿起就敲,总会被当成调皮捣蛋的家伙被家人拎回来,一阵痛打。
黑暗中的邂逅
近距离触摸点燃他
童年,神秘的乐器让人向往。可是,王一木一直没有机会好好的感受过。直到音乐路上的第一位恩师出现。
年,7岁的王一木从大足来到重庆市盲校学习。年的一天,王一木和父亲在南坪逛街,中途经过一家乐器店,里面传来架子鼓的动感旋律让他忍不住停了下来。
“想学啥乐器?”
“刚刚这响的叫啥名字?”
“架子鼓”
“我可以摸一下吗?”
……
13年前的那次偶遇,王一木至今清晰记得,得到允许拿到鼓棒,他开始任性、随意的敲起来。虽然不懂音乐、也没学过节奏,但那瞬间的触摸让他有了“触电”的感觉,架子鼓点燃了他。“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就像农村的小孩子玩到了梦寐以求的遥控飞机一样。”王一木形容。
看到儿子这么喜欢,于是父亲去问价格,但一问之后父子俩只好放弃。意外的是一个月后,父亲接到乐器店老板杨老师电话,他觉得王一木挺有音乐天赋,愿意免费教他学习架子鼓。得知这个消息时,王一木非常高兴。
于是,每个周末他从早到晚都泡在乐器店练习架子鼓。在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他依靠盲文和触屏软件学习乐理知识和基本功。看不清乐谱,他就靠一小节一小节地背。通过近两个月的练习,王一木学会了大部分人需要近两年才能学会的演奏曲。
黑暗中的消遣
金庸迷,也爱追《甄嬛传》
王一木是金庸迷,超爱读金庸的小说,也喜欢“看”综艺节目。
在音乐酒吧,中场休息的时候,他会跟大家聊起“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聊起各位歌手的发挥情况,虽然看不见,但通过声音他能感受到现场的氛围。
“我严重怀疑XX是好声音请来搞笑的,作为评委对歌手的评价太业余了,好几次还明显的出了错误。”每一期的综艺节目,王一木都不会错过。他也有自己的微博、qq以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312.html